北室韦部
北魏至隋室韦五部之一。分布在今黑龙江省嫩江上游至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(精奇里江)下游一带。《北史·室韦传》:“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,分为九部落,绕吐纥山而居。”
北魏至隋室韦五部之一。分布在今黑龙江省嫩江上游至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(精奇里江)下游一带。《北史·室韦传》:“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,分为九部落,绕吐纥山而居。”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六十里,接安徽广德县界。《寰宇记》 卷94长兴县 “金沙泉”条: “按茶产于邑界……生凤亭山伏翼阁,飞云、曲水二寺,青岘、啄木二岭者,与寿州同。”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广通镇东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 高登山 “在广通县 (今广通镇)东三里。元时有盐井,建盐司于此。今废。亦名盐食山”。在四川省东部,华蓥、邻水两市县间。海拔 1704 米,为华蓥山主峰
明末置,属松潘卫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小姓乡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小姓寨土百户“其先郁从文,于明末归附,授长官司职衔印信,管束番众。顺治年间,将明时印信号纸呈缴”。清改为小姓寨土百户。
北宋置,属沙河县。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四十余里綦村镇。盛产铁,北宋于此置铁冶司。在河北省沙河市中北部。面积123.8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綦村,人口2670。古为冶铁处。綦,青黑色,因名。
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改威龙州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西南大山乡。永乐二年(1404) 改为威龙长官司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元威龙州置,治今四川省德昌县西南。属德昌路。永乐二年(
即今安徽青阳县东长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古长山“在县东南三十里, 秀拔群山。宋范仲淹尝读书其中,更名读山”。
一作年错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、曲麻莱二县交界处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 “住牧蒲肚克地方尼牙木错族,距多洛尼托克七族三百余里。”后改称
①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龙泉县置,属处州。治所即今浙江龙泉市。南宋绍兴元年 (1131)复名龙泉县。②元至元十一年 (1274) 改义督千户置,属鹤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附近。明
北宋置,属合水县。在今甘肃华池县东南凤川河畔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合水县:凤川砦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亦曰凤川镇。宋范仲淹所置”。在浙江省桐庐县东部。面积151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凤岗,
北宋置,属丹徒县。即今江苏丹徒市东五十里大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镇江府丹徒县:大港镇“以通大港而名,与圌山邻近。《志》云:镇西有大港渡,渡江而北,为扬州之苑林村”。(1)在江苏省镇江市区东部,北濒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