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宜春县
东汉改宜春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。据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豫章有宜春,故加北矣。”南朝宋废。
东汉改宜春侯国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六十里。据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豫章有宜春,故加北矣。”南朝宋废。
亦作榕溪水。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之龙溪河,为长江支流。《寰宇记》 卷120乐温县: 溶溪水“源出县理北,南流经县东,又南至废永安县东北二里注大江”。
在今湖北宣恩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南宣抚司:怀来峒隘“在司西。明初兰玉引兵至此受夷款。因名”。
即今甘肃华亭县东四十里安口镇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3平凉府华亭县图:东有“红山堡,即安口窑”。
在今安徽和县西梁山 一带长江中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孝建元年 (454),“ (柳) 元景统(王) 玄谟等诸将以讨 (刘) 义宣。癸已,进据梁山洲”。胡三省注: “时梁山江中有洲,玄谟等舟师据之。”
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三十里三里镇。清咸丰元年(1851),洪秀全在金田村起义后,向西进军,大败清军于此。
即今河北隆尧县东二十二里牛家桥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隆平县图:东有牛家桥。
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:六小池“在州西北十五里,女盐池西北四里。一曰苏老, 二曰贾瓦,三曰金井, 四曰熨㪷。五曰永小,六曰夹凹。多淤莱,水溢女盐池为害。明隆庆中
又作夏口渡。在今河北东光县北霞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“卫河”条:“《志》云,卫河有大小龙湾,萦回而下,经县北二十里,其地名下口,居民麟集,行旅辐凑,俨然城市,谓之下口镇。”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驻守。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驩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。贞观元年(627)属演州,十六年(642)废入咸驩县。
一作姚沟镇。即今山东昌乐县西尧沟镇。明嘉靖《昌乐县志》:尧沟店集“在县西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