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刘老涧

刘老涧

在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四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一》:刘老涧“长二十余里,分泄运河异涨之水,下入六塘河。向无子堰,每致漫溢民田。本朝乾隆十一年建筑,二十七年疏浚,并建九孔石闸一座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水眼

    即今云南施甸县北水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水眼土巡检司。

  • 南雅口

    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南雅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南雅口 “在府北六十五里。地势高耸,下临溪流,有闽越王庙”。

  • 白沙郡

    北周武帝时置,属西宁州。治所在台登县(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冕宁县及喜德县部分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周武帝置,治台登县(今四川冕宁县南泸沽镇),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冕宁县一带。隋开

  • 晴川阁

    在今湖北汉阳城区龟山东麓。《清一统志·汉阳府》: 晴川阁 “在汉阳县东北五里。明知府范之箴建”。取唐崔颢 《黄鹤楼》 诗 “晴川历历汉阳树” 之句为名。在湖北省武汉市龟山东端禹功矶上,与蛇山矶头上的黄

  • 吉力石

    即革儿昔。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之锦石。《明史·苏吉丹传》:“苏吉丹,爪哇属国,后讹为思吉港。国在山中,止数聚落。酋居吉力石。”

  • 马逻港

    亦作马骡港。在今江苏淮安市东北马逻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淮安府:马逻港“在府东北九十里。由此陆路走庙湾。明初徐达攻淮安,败张士诚援兵于此,遂拔淮安城。今有巡司戍此”。

  • 东科寺

    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约五十里。民国许公武《青海之志略》第七章:东科寺“当日月山之中途。寺土之广, 田租之多,佃户之众,为青海蒙旗各寺院所不及。因其势力甚大,每年收入极丰,环寺肥沃之地,均为其购卖,约计一

  • 绒坝擦

    亦作隆坝擦、绒巴擦。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来马乡 (绒坝岔)。清代为打箭炉至西藏北路驿站之一。《清史稿· 四川土司传》: 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赵尔丰讨德格土司之乱,经此。

  • 朝阳寺

    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南上园镇。民国 《东北年鉴》 北宁路线路图: 锦朝支线有朝阳寺站。

  • 唐明镇

   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羊市、大关帝庙附近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 (982) 移并州治此。古镇名。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。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并州移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