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北百余里。南宋嘉定十二年(1219),孟宗政败金人于枣阳,追至马磴寨,焚其城,入邓州而还。在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北。南宋嘉定十二年(1219年),孟宗政破淅川镇,追杀金人至马磴寨,焚其城栅
三国吴改大末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。赤乌三年(240)改名龙丘县,宝鼎元年(266)分属东阳郡,后复名太末县。南朝陈属金华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太末县,为穀州
北宋置,属同安县。在福建厦门市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及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泉州同安县均载有安仁盐场。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南。北宋属同安县。
亦名大清池、亦思宽、亦息渴儿、图斯库勒、特穆尔图淖尔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“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,或名热海,又谓咸海。周千余里,东西长,南北狭。” 唐永淳初
即伊卢山。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山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安乐县:“有伊莱山神。”
在今云南建水县南回新境。明置阿土寨土寨长。
1912年置,属四川昌都府,后划归川边特别区。1939年后属西康省。驻江卡(今西藏芒康县西)。后设江卡宗。旧县名。1912年由江卡委员辖地改置,治江卡(今西藏芒康县嘎托)。1950年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在今山西昔阳县西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乐平县有沾岭。《水经·清漳水注》: “清漳出沾县故城东北,俗谓之沾山。”
亦作研井盐井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井研县:井研盐井“在县南七里。镇及县皆取名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