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净州路

净州路

元升净州置,隶中书省,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分管。治所在天山县 (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伦图乡城卜子村古城)。《元史·成宗纪》: 大德七年(1303) 已见净州路,净州升为路,应在此之前。明初废。


净,又作静(《元史·兵志》)、靖(《元史·世祖纪》、《元史·马祖常传》)。元成宗时升净州置,治天山县(今内蒙古四子王旗西北城卜子村)。属中书省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附近一带。明洪武中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杏

    春秋时齐邑,在今山东东阿县境。《春秋》:庄公十三年(前681),“春,齐侯、宋人、陈人、蔡人、邾人会于北杏”。春秋时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, 自此始。(1)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北。《春秋

  • 朱管陂

    一名白马湖。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白马沟水“首受白马湖,湖一名朱管陂,陂上承长明沟,湖水东南流,径金亭西,分为二水,一水东出为蔡沟,一水南注于沁也”。又称白马湖。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。

  • 青岩关

   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青岩关 “在务川县西北四十里,接正安州界。路通南川”。

  • 科山

    即登科山的简称。在今福建惠安县西侧。旧称登高山。在福建省惠安县城西郊。包括螺山、火山,方圆10多里。南宋嘉熙年间,县令郑清子勒“登科山”三字于悬崖,遂易名科山,亦名高士峰。有石径逶迤,可登绝顶。山上有

  • 小姑水

   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南小姑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永春县:“小姑水在县西二十三里,流经县西南二十里西向山,分流东南注,至南安县北塔口村,下流合东关水,即桃溪别名也。”

  • 龙州堡

    即今陕西靖边县东四十里龙洲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二》:龙州堡“明成化五年巡抚王锐建。城在平地,周二里二百十六步, 门二, 四面深沟,东西俱通边外要路,为极冲中地。今有把总分防”。明成化五年(1469年)

  • 万安州

    唐龙朔二年(662)置,治所在万安县(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)。开元九年(721)徙治陵水县(今海南省陵水县东北)。天宝元年(742)改名万安郡,至德二年(757)改为万全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万安

  • 乌河

    ①在今山西盂县西。源于阳曲县东南,北流至盂县西北入滹沱河。《清一统志·平定州》 称,“唐乌河县以此名”。②亦名时水、耏水。源出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镇矮槐树庄东,北流入小清河。《水经·淄水注》:“时水

  • 高资镇

    亦曰高家镇。明置,属丹徒县。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部,北临长江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资,人口7000。因高资港得名。清设镇。1

  • 三峰寺塔

    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南塔坪山上。北宋崇宁间建寺,政和七年(1117)在寺旁建塔。明永乐十一年(1413)郑和下西洋驻舟师于长乐,曾助寺僧修寺,题寺额曰“三峰寺塔”。后寺毁塔存。塔为石构,八角七层,仿楼阁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