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珠宗
即伦朱卜宗。在今西藏林周县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冷珠宗”。
即伦朱卜宗。在今西藏林周县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12作“冷珠宗”。
①一名练溪。在今安徽歙县城西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 练江 “环绕郡城,扬之、布射、富资、丰乐四水分派合流,直泻如练,而抵于城南,是名西溪,一名徽溪。其水注于渔梁,抵歙浦而合于新安江”。②在今
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 唐贞观元年 (627),宣汉县 “自和昌城移治新安,属通州”。
一作栎邑。春秋时属晋,在今陕西西安县东北武屯乡古城村附近。战国时入秦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孝公元年 (前361),“徙治栎阳,且欲东伐,复缪公之故地”。后于此置栎阳县。(栎yuè) 古邑名。又作栎邑。
在今山西阳城县东。源出晋城市西北,西南流至阳城县入沁水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阳阿水“北出阳阿川,南流径建兴郡西,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,而南入山。其水沿波漱石,漰涧八丈,环涛毂转,西南流入于沁水”。
①指清朝在台湾修筑的铁路。清光绪十三年(1887)动工修建,十七年(1891)从基隆修至台北,十九年(1893)延至新竹。长107公里。②台湾岛内铁路的通称。
在今西藏尼木县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尼木宗。“尼木”藏语意为麦穗顶端。1960年与孟嘎宗、麻江宗合并设尼木县,驻塔荣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望海台。武帝封菑川懿王子赏为平望侯国于此。东汉废。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年)封菑川懿王子赏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北。东汉废入寿光县。
隋开皇十三年(593)升大牢镇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。《元和志》卷33应灵县:大牢县“县界有大牢溪, 因取为名”。唐武德六年(623)荣州自公井县移治于此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应灵县。古县名
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十八里虹星桥镇。清同治 《长兴县志》 卷1: 虹星桥镇 “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西引四安,南控梅溪,藩卫县城,溯游郡治。嘉、道之间列肆联廛,颇称繁庶”。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。面积47平方千
即今新疆叶城县。清光绪九年 (1883)叶城县徙治于此。“哈哈里克”,维吾尔语意为 “有乌鸦之地”。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 3: 哈尔噶里克 “回语,地多林木,群鸦巢焉,即所有以名其地”。即今新疆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