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西郡
即石山郡。治所在方义县(今四川遂宁市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57遂州:“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。”
即石山郡。治所在方义县(今四川遂宁市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57遂州:“后周置遂州及兴西郡。”
①东晋义熙元年(405)置,治所在虞县(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)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:“因山形立名。”南朝宋属南豫州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等县地。后属徐州。南齐移治己吾县(今怀远县西南孔岗乡)。后迁治蕲
亦名盐井城。即今甘肃礼县东北盐关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22长道县: 盐官故城 “在县东三十里,在嶓冢西四十里。相承营煮,味与海盐同”。唐筑,即今甘肃省礼县东北盐官镇。北宋时改盐官镇。
在今江西永修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建昌县:上缭营“在县(治今艾城)南十七里。相传昌邑王贺所筑,今皆为民地”。
明置,属汉阳县。即今湖北洪湖市东北一百一十里长江南岸新滩镇。明、清置巡司 于此。(1)在湖北省洪湖市东北部,处长江与四湖总干渠交汇地带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滩口,人口923
春秋时周邑。又名訾城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四年(前518), 阴不佞拘得玉者,“取其玉。将卖之,则为石。王定而献之,与之东訾”。杜注:“巩县西南訾城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河南尹巩县
北宋置,属任丘县。在今河北任丘市西。政和三年(1113)改为定平砦。
在今江西吉安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金竹峰 “在府城北六十里。两峰独峙如竹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庐陵县: 金竹峰“高约三百丈,周三十七里。两峰相峙如竹,因名”。
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四十五里和睦镇。《清一统志 ·柳州府》: 和睦墟 “在罗城县。旧置巡司,本朝乾隆四十二年裁”。
明洪武中改铁容甸部置,属临安府。治所在亏弓村(今云南红河县东三十四里大黑公)。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分设上亏容、下亏容两司。下亏容仍治大寨,上亏容治所在其西北(今红河县东十四里牛
即栈道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诸葛亮 《与兄瑾书》 云: “前赵子龙退军,烧坏赤崖以北阁道。缘谷百余里,其阁梁一头入山腹,其一头立柱于水中,今水大而急,不得安柱,此其穷极,不可强也。” 古时亦称複道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