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文县

兴文县

明万历四年(1576)改戎县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52:兴文县“取偃武修文之意”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移治建武城(今兴文县西南建武乡)。1912年迁回今县西北兴文镇。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85年迁今兴文县(中城镇)。


在四川省南缘,南邻云南省。属宜宾市。面积 1373.2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5万。辖11镇、10乡(含5苗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中城镇。唐置羁縻晏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蛮夷部宣抚司治此;十七年改为大坝都总管;二十二年升为戎州,隶马湖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降为戎县。万历二年(1574年)移治今县西北兴文镇,属叙州府。取“偃武修文”之意,改名兴文县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。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,1968年属宜宾地区。1983年迁治古宋(今中城镇)。1996年属宜宾市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。南依大娄山,北接盆中丘陵。石灰岩广泛出露,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。古宋河源于县南,右纳万寿河后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,并产生漆、冬笋、烤烟,森林覆盖率20%,以槭、楠竹、松、杉为主。为全国生漆生产基地县之一。有煤、大理石及硫铁矿。有采矿和大理石加工、水泥等工业。有江高、叙兴、兴威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兴文石林、天泉洞、九丝山、凌霄城、“鮠人悬棺”和宋、明碑刻。巨型岩溶漏斗锅圈崖,深208米,为世所罕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徐寨千户所

    明初置百户所,嘉靖中改千户所,属莱州卫。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八十里。

  • 药 (藥) 儿岭

   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明元年 (880) 八月,“李克用自雄武军引兵还击高文集于朔州,李可举遣行军司马韩玄绍邀之于药儿岭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药儿岭在雄武军西。”②又名鹞儿岭。在

  • 莫端哈沙图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南平原。何秋涛 《朔方备乘》 卷10 《北徼喀伦考》 作 “穆敦哈萨图”; 西清 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2作 “墨敦哈沙图”。

  • 八掌溪

    在今台湾省嘉义、台南二县界上。源出嘉义县东北阿里山奋起湖,西南流至布袋镇南入台湾海峡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“八掌溪自鹿子埔山东南出,西过上茄冬之北,诸罗山之南,又西过小龟佛山,逶逦数里,汇于猴树

  • 万安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镇东卫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万安。清康熙三年(1664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福清市东南万安。属镇东卫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废。

  • 侯马晋国遗址

    在今山西侯马市西汾、浍两河交汇地。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旧址。古城已圮,仅存宫殿台基残迹。1956年开始在此进行大规模的探查与发掘,发现两组古城遗址,早期有白店古城址,晚期有平望、牛村、台神、马庄

  • 米里迷石罕城

    辽建,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春化镇(西土门子)附近。《金史·世纪》:“石土门军既与谩都诃会,迎击钝恩,大败之,降米里迷石罕城。”即此。在今吉林省珲春市东北。金为上京路地。

  • 柳林村

    又名柳林集。即今山东冠县东北柳林镇。明嘉靖二十二年 (1543) 筑有土城。清同治二年(1863),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,大败地主武装柳林团于此。即今山东省临清市南的柳林镇。清同治二年(1863年)宋景

  • 陵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定州: “陵山在州西六十里。上多古帝王陵冢,因名。其相峙者曰庐山、飞山。”②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满城县: 陵山 “山不甚高,相传古帝王

  • 广陵国

    西汉武帝元狩六年(前117)改江都国置,治所在广陵县(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扬州、邗江、江都、高邮、宝应、金湖等市县地。东汉建武十八年(42)改为广陵郡。西汉元狩六年(前117年)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