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宁县

兴宁县

①东晋咸和六年(331)置,属东官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龙田镇西三里。一说今五华县西北华城镇雷公墩。以兴宁江为名。隋属龙川郡。唐属循州,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镇。五代南汉乾亨初改为齐昌县。北宋天禧二年(1018)复改为兴宁县,移治今兴宁市。明属惠州府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改属嘉应州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4年改设兴宁市。

②唐置,属盐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白池村古城北大池附近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次年复置。景龙三年(709)改为白池县。

③南宋绍定初改资兴县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管子壕(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)。元属郴州路。明属郴州。1914年改为资兴县。


(1)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南大池古城。属盐州。四年省入五原县。贞观二年(628年)复置。景龙三年(709年)改名白池县。(2)古旧县名。(1)东晋置,治今广东省兴宁市龙田西宁江之西。属东官郡。隋改属龙川郡。唐时移治今兴宁市西北龙田。属循州。北宋天禧三年(1019年)移治今五华县华城。仍属循州。明移治今市,属惠州。清雍正后改属嘉应州。1994年改设兴宁市。(2)南宋绍定初改资兴县置,治管子壕,即今湖南省资兴市兴宁镇。宋、明、清属郴州,元属郴州路。1914年因与广东省兴宁县同名,复改资兴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练寺集

    即今河南扶沟县南二十四里练寺镇。清光绪《扶沟县志》 卷2 《村集》: 有 “练寺集”。民国《西华县续志》 卷1 《大事记》: 咸丰九年 (1859) 二月,捻军 “破扶沟练寺集”。

  • 源子港

    即今安徽枞阳县东汤沟镇。明设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桐城县 “孔城镇” 条下: “又有汤镇,《志》 云: 县东百八十里有源子港巡司,地名汤沟。”

  • 美利城

    北宋大观三年 (1109) 置,属纯州。在今四川叙永县北八十里。宣和三年 (1121) 改为砦。

  • 白环谷

    在今陕西陇县西南,白环水所出。《寰宇记》卷32陇州吴山县:“白环谷,《水经注》云:南由县有白环水,源出白环谷。”

  • 肃然山

    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六十里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元封元年 (前 110),武帝 “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,如祭后土礼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莱芜县有肃然山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: 肃然山“ 《县志》,高二十

  • 麻步山

    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“边城郡治麻步山。” 《水经·泄水注》: “博安县,《地理志》 之博乡县也,王莽以为扬陆矣。泄水自县上承沘水于麻步川西北出。”

  • 驿道集

   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四十里驿道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掖县东北有驿道集。

  • 武崇县

    唐圣历元年 (698) 改武隆县置,属杭州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九十八里昌化镇。三年 (700)省入紫溪县。长安四年 (704) 复置,神龙元年(705) 改为唐山县。

  • 椹川村

    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大狼水寨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西。《宋史·折惟昌传》:北宋景德元年(1004),“秋,入朔州界,破狼水寨”。即此。在今山西省朔州市西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,知府州折惟昌率所部兵,自火山军入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