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元氏县

元氏县

西汉置,为常山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十五里故城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建武初,“光武北击尤来、大抢、五幡于元氏,至右北平,连破之”。即此。魏、晋属赵国。北魏属赵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赵州。大业初属赵郡。隋末移治今元氏县。唐属赵州。北宋属真定府。元属真定路。明属真定府,清属正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西部偏南。属石家庄市。面积668.4平方千米。人口38.8万。辖6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槐阳镇。战国时为赵元氏邑。西汉置元氏县,治今故城村,为常山郡治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师古曰:阚骃云,赵公子元之封邑,故曰元氏。”北齐天保五年(554年)省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,属赵州,大业末徙今治。五代汉属镇州。元属真定路。明属真定府。清属正定府。1914年属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冀鲁豫边区。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。1958年与高邑县合并设高元县,同年赞皇县并入,复名元氏县。1960年属石家庄市。1961年属石家庄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62年元氏、高邑、赞皇三县分设复原建制。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和山前平原区。地势西高东低。北沙河、潴龙河、槐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为省粮食基地县。工业有化工、机械、化肥、纺织等。京广铁路,京珠高速公路,107国道及赵元、元院公路经此。古迹有西张村西周遗址、东韩台古墓、开化寺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虹梯关

    明嘉靖中置,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北二十里虹梯关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一》: 虹梯关巡司“旧曰洪梯子,千峰壁立,径路峭狭,下临无底之壑,石磴盘回,望若虹霓”。

  • 天成寺

    又名福庆寺。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莲花岭北。唐建。清乾隆八年(1743)改名天成寺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15引《乾隆十二年御制天成寺诗》:“下瞰山麓,如深巷屈曲,硐泉苔石,历历可数。远眺林峦攒

  • 石牌口

    亦称石牌。即今安徽怀宁县驻地石牌镇。《宋史·樊知古传》:开宝八年(975)伐南唐,樊知古请造浮桥济采石,“乃于石牌口试造之,移置采石,三日桥成,不差尺寸”。明清以来为潜山、太湖、宿松、望江等县通往安庆

  • 铁砧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,白沙岛之北、姑婆屿东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: 铁砧屿 “山上皆石板,大三四丈,平坦无痕,若铁之砧然,故名”。

  • 炒米关

    明置,属越嶲卫。在今四川越西县南三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4 《边防记》 越嶲卫:“龙泉驿又十五里为炒米关,在高山峡内,关即韦皋所筑要冲城矣。” 要冲城在今汉源县境。

  • 辛家寨

    即今山东章丘市北五十四里辛寨乡。清光绪《章丘县乡土志》有辛家寨镇。

  • 金邻大湾

    古海湾名。又称小海。即今暹罗湾。隋、唐时为中国经扶南通西方各国所经。《太平御览》卷788 “边斗四国” 条引 《隋书》 曰: “边斗国、都昆国、拘利国、比嵩国,并扶南度金邻大湾,南行三千里有此国。”

  • 法华寺石窟

    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小桃花村后洛阳山崖壁上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 载: 法华寺 “在安宁州东洛阳山。大理段氏建。中有遥岑楼,登之可览一州之胜。明杨慎以所得禹碑墨本,镌之岩石”。今寺已废。石窟开凿于大理

  • 中渡镇

    即今河南息县南中渡店。南宋设榷场于此,与金互市。《宋史·宁宗纪》:嘉定十年(1217),“金犯光州中渡镇,执榷场官盛允升杀之”,即此。(1)古镇名。即今河南省息县东南淮河南中渡店。南宋设榷场于此,与金

  • 栖贤谷

   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北,庐山含鄱口南。《清一统志· 南康府一》: 栖贤谷 “三峡涧出焉。庐山之谷以三数,栖贤为大。又多奇胜,人乐游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