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城县
隋仁寿初改广长县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。大业初属顺政郡。唐废。
隋仁寿初改广长县置,属兴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成县东南。大业初属顺政郡。唐废。
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3飞乌县:飞乌山“在县西南五十五里”。县以山名。《寰宇记》卷82飞乌县:“大飞乌山高二里,周回二里。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,周回二里。又山在县东,重峦峻削,二山相
①俗称北大庙。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 (乌丹镇) 北八里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 (1743),乾隆二十年 (1755) 竣工。为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。由山门、正殿、东西配殿、关帝殿和经卷殿组成。殿内多彩绘图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永康县置,属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。大业初属资阳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属普州。先天元年 (712)改为普康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安康县置,
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百里鸣音乡。清代设鸣音吾汛。
亦作上雒。春秋时晋邑。即今陕西商州市。《左传》:哀公四年(前491),楚“司马起丰、析与狄戎, 以临上雒”。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楚、魏战于陉山,魏许秦以上洛。”皆此。西汉置上雒县。又作上雒。西周至战
又名胡店、永兴场。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北集益乡。清光绪 《井研县志》 卷4: 永兴场 “旧名胡店。创自乾隆五十年,县东北二十里”。
北宋置,属大足县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二十五里米粮乡。在陕西省镇安县东南部。面积112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七里峡,人口410。镇区地处河川,为县内重要产粮区,故名。1949年设米粮乡,19
1940年晋冀鲁豫边区由临县南部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三交镇 (今山西临县南三交镇)。1946年撤销,并入临县。旧县名。晋绥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山西省临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名,治三交(今临县三交镇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北四十六里塔卧镇。旧址包括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员会、省革命委员会等单位驻地。省委驻丁家院子,省革命委员会各部门驻雷家院子。附近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、六兵团司令
汉上林苑中的离宫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高窑村一带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孝宣霍皇后》:“霍后立五年,废处昭台宫。后十二岁,徙云林馆,乃自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