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保康县

保康县

明弘治十一年 (1498) 置,属郧阳府。治所在潭头坪 (今湖北保康县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保康县: “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因以名县。” 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西北部。属襄樊市。面积3225平方千米。人口29.1万。辖10镇、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明弘治十一年(1498年)析房县东部潭头坪置保康县,治今址属郧阳府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郧阳府保康县:“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,因以名县。”清因之。1914年属襄阳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襄阳专区,1970年属襄阳地区,1983年属襄樊市。荆山横贯中部,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,仅河流两岸有狭窄河谷平地。河流有沮河、南河、清溪河等,富水力资源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。盛产木耳,并产油桐、生漆、柞蚕、木梓、核桃、香菇、天麻、黄连、茯苓、党参、苍术、桔梗等。矿产有磷、煤、硫铁、铁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轻纺、食品等。316国道、保宜、白红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五爪峡、和兴洞、卞和墓、望佛山、野生腊梅自然保护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明殿

    西汉赵国宫城建筑之一。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八里赵王城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 汉末刘秀击败王郎占领邯郸后,“时光武居邯郸宫,昼卧温明殿”。李贤注: “汉赵王如意之殿也,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。”

  • 湖镇村

    即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湖镇。明、清置善政巡司于此。

  • 茫部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 (1328) 改茫部路置,次年属四川布政司。治即今云南镇雄县北茫部镇。十七年升为军民府。嘉靖五年 (1526) 移治今镇雄县,改名镇雄府。

  • 大湖墟

    即今福建永安市北大湖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“西洋墟”条下:“岭后墟,在县北二十余里留坊,相近有大湖墟。”

  • 钦江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宋寿县置,为钦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北三十里久隆镇。大业初为宁越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钦州治。天宝初为宁越郡治。乾元初为钦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

  • 四十里山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“四十里山在府东北龙平巡司南十里,周四十余里,因名。为富、贺往来要路,近设三堡,以为戍守。”

  • 陆家庄

    在今河北深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深州:陆家庄“金末为戍守处。河间公移刺众家奴所分地”。

  • 和尚滩

    ①在今贵州思南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和尚滩 “在府城 (今思南县城) 南三十里。中流一石,俨如跏趺。又南三十里有相公滩”。②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北七十里。明置和尚滩巡司。《清一统志》 谓 “后以西

  • 宏圣寺

    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宏圣寺“在太和县(今大理古城)西南十三里苍山七峰之麓。中有一塔最高, 名一塔寺。明杨慎《游记》:考之史传,为隋文帝时建。俗名阿育王塔”。

  • 西延水

    一名夫彝水。在今广西资源县境,为资水上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全州:“西延水出州西,东北合众小水,入湖南新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