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宁山
在今河北宣化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保安州:保宁山 “在州西北六十里。旧名白贴山。其中洞穴穹窿,有石如仰盂,泉出其中,仅斗许,群饮不竭。《志》 云: 元至元初,以地常震,始改名保宁”。
在今河北宣化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保安州:保宁山 “在州西北六十里。旧名白贴山。其中洞穴穹窿,有石如仰盂,泉出其中,仅斗许,群饮不竭。《志》 云: 元至元初,以地常震,始改名保宁”。
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当在今宁夏隆德县境。东汉省。按:月氏本部族名,游牧于甘肃敦煌、祁连间,后为匈奴所逼西迁。此盖以其国降人所置。西汉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境。当因河西月氏迁此,故名。属安定郡。
又名三盆口。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平山县:白羊平口“县西北百六十里,又南五里曰白羊口,东北去龙泉关三百里,皆宏治二年设兵戍守”。
在今广东佛山市内。原为供奉北帝之神庙,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重修。其后又多次修缮。因居佛山诸庙之首,故俗称祖庙。现存前殿、正殿、庆真楼、锦香池、万福台等五部分,多是明、清建筑。
一作苏蔺城。即忒息丰 (或译泰西封)。在今伊拉克巴格达附近。为萨珊波斯国都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波斯国 “都宿利城。……城方十里,户十余万,河经其中南流”。
北宋庆历年间置,属延州延川县。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。蒙古至元元年(1264)升为丹头县。
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。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:王莽地皇三年(22)十一月,汉军“与王莽前队大夫甄阜、属正梁丘赐战于小长安,汉军大败”。李贤注:“《续汉书》曰:淯阳县有小长安聚,故城在今邓州南阳县南。”在
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西约百里的夹山柳树沟。形态万千的花岗岩下有清泉一泓,汇潴成池。岩刻即集中分布在山泉后的花岗岩壁上。有岩羊、山羊、双鹿相对、人弯弓射猎、高轮车和太阳等形象。图案长10—20厘
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罗东镇。清代名罗东堡。嘉庆十五年 (1810) 置巡司于此。罗东系番语,意为 “猿”。道光 《噶玛兰厅志》 卷 8《杂识》 诗 《罗东道中》 题下注: “生番呼猴曰老懂,是地有大石
南宋绍兴三年(1133)岳飞建,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雩都县:平头寨在“县北百里,路通闽广,当五峒七径之冲。宋绍兴中,岳飞平固石洞贼,遂于是地建砦,亲率麾下筑之。寨成,立司招收义军捍御
明置,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北陀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昭平县“韦洞营”条下:“北陀砦在北陀山东南。旧为贼巢。万历二十八年收复,筑城戍守。城后即峡口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