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佛坪县

佛坪县

1913年改佛坪厅置,属陕西汉中道。治所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县城村(佛爷坪)。1925年迁治袁家庄(今佛坪县)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南部。属汉中市。面积 1279 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辖2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袁家庄镇。清嘉庆五年(1800年)于今袁家庄镇设周洋县丞署。道光四年(1824年)废周洋县丞署,于佛爷坪(今周至县厚畛子乡旧县城)分洋县东北部、盩厔县(今周至县)西南部地置佛坪厅,地跨秦岭南北,属汉中府。1913年罢厅设佛坪县。1914年属汉中道。1925年移治今址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陕南行署区,1951年属南郑专区,1953年属汉中专区。1958年撤销县制,辖地划归洋县。1961年以秦岭以南原辖地和洋县部分地恢复佛坪县制,1969年属汉中地区,1996年属汉中市。地处秦岭山地。椒溪、金水等河发源北境南流,属汉水水系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为省林业县。森林覆盖率75%以上,其中天然林占82.2%。人均林地57亩。活立木积蓄量538.4万立方米,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0倍。岳坝林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,有国家保护动物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、华南虎、红翅鸠等数十种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马铃薯、大豆、小麦为主。林特产富山萸肉、天华山党参、天麻、黄连、桔梗等药材和木耳,为国家山萸肉生产基地县。矿产有石墨、铁、大理石、水晶石等。有酿酒、木材加工、机械制造等工业。周城公路经此,佛两公路与西万公路相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逻镇

    北宋置,属黄冈县。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南六十二里阳逻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黄冈县:阳逻镇“相传三国时,先主约孙权拒操,旦夕使人于此逻吴兵之至。因名”。明、清置巡司及驿于此。清又增设把总驻防。

  • 零绿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南营仔镇西凌禄村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零绿县: “以零绿水名。” 五代南汉改属常乐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(980) 废入吴川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

  • 瓦岗集

    一名瓦岗寨。即今河南滑县东南瓦岗寨乡。民国《重修滑县志》卷6:“瓦岗集,距城五十里。”

  • 大虫山

    亦名大云山、大灵山。在今广西梧州市东三里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2:“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。有犯罪者投与虎,不噬,乃宥之。故山名大虫,亦名大灵。”

  • 南苑支线

    即京苑铁路。为京奉铁路南苑支线。

  • 玉遮山

    又名查山、茶山,俗呼遮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。明王鏊《姑苏志》卷8:玉遮山“在阳山之南,横立如屏。今但呼为遮山。《旧志》为查山”。

  • 咸丰 (豐) 县

    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属施南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咸丰县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施鹤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  • 卫山县

    唐天宝元年(742)改翼针县置,为临翼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翼州治。后没入吐蕃。古县名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翼针县改名,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校场坝北。为临翼郡治。乾

  • 天威城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北十六里威州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天威城,“宋初置天威砦于此,寻曰天威军。熙宁八年,移井陉县治焉。金初置威州亦治此。……今亦谓之威州城,又名威州堡,亦曰井陉店”。

  • 涪陵水

    即涪水。今四川、贵州两省境之乌江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“枳县郡东四百里,治涪陵水会。” 《水经· 江水注》: “水乃延江之枝津,分水北注,径涪陵入江,故亦云涪陵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