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杭塘河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北、余杭市西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10:余杭塘河“在北关门外,江涨桥投西四十五里,至余杭县,曰余杭塘河”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北、余杭市西南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10:余杭塘河“在北关门外,江涨桥投西四十五里,至余杭县,曰余杭塘河”。
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万年县: 姚源洞 “在县 (今青云镇) 东里许,深可十五里。两山并峙,林木蓊蔚,土田肥美”。明正德间,邑人王浩八等于此聚众起事。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
①西魏置,治所在北淯郡武川县 (今河南南召县东南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河南南召县东南地。隋仁寿中改为淯州。②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恭州置,治所立山县(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二十里蒙江南岸)。《元和志》卷
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。《文选·乐府下·猛虎行》 注引 《尸子》 曰: 孔子 “过于盗泉,渴矣而不饮,恶其名也”。《水经·洙水注》: 盗泉 “出卞城东北卞山之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兖州府二》 引 《县志》曰:
元北境部族,又译盎吉剌。在今俄罗斯安加拉河及叶尼塞河中下游地区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昂可剌者: “因水为名,附庸于吉利吉思,去大都二万五千余里。” 又载: 谦河流经吉利吉思境,“注于昂可剌河,北入于海”
即今湖北孝感市西北陡冈镇。清光绪 《孝感县志》 卷2: “陡冈埠,在城西四十里。”
即今贵州天柱县东鸬鹚。清于此置清江镇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东。《梁书·武帝纪》:大同十年(544),帝至京口,“幸回宾亭,宴帝乡故老及所经近县奉迎候者少长数千人”。即此。
亦作黄华洲。即今四川忠县东二十里皇华村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志》 卷19忠州: “ 《志》云,即皇华洲,在东五十里,江浦周回可二十里。”
北宋废光化县置,属随县。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。
1933年10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为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南丰、宜黄、宁都三县析置,驻新丰镇 (今江西宜黄县南新丰乡)。同年12月撤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