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城县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长乐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。大业三年(607)改高苑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长乐县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高城。属齐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高苑县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长乐县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。大业三年(607)改高苑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长乐县置,治今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高城。属齐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高苑县。
即水。 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之岷江。 《方舆胜览》 卷52崇庆府: 江 “自青城县南流入县界”。 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崇庆州: “西北有江,东流入
明永乐元年(1403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中下游流域,东抵汤旺河以西,南达哈尔滨、阿城、宾县等地。后废。明永乐元年十二月(1404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呼兰河中下游。属奴儿干都司。辖区约
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高明县: 鹿峒山 “在县 (治今明城镇) 西南二十里。高二百余丈,延袤四十余里,拱向县治 (今明城镇),罗列如屏。赵佗尝获白鹿于此,名白鹿台”。
即今云南泸西县城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广西府:广西城“府治旧在矣邦、生纳二村,无城。明朝成化中,始筑土城,寻圮。隆庆五年, 易以砖石,周三里有奇”。
即今吉林通化市东北鸭园镇。为鸭大铁路的起点站。
又作女马东、努点马东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东南六十四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、定 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北宋崇宗三年 (1104) 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北。后废。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二十二里陶宅。《清一统志 · 松江府二》: 陶宅镇 “在奉贤县 (今奉城镇) 西北十八里。明设巡司及税课局于此。今裁”。
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9霍邱县:“废义城在县北四十里。《地理志》云:宋高祖立,亦名三固县,后废县立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1霍邱县:义城台“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高十丈, 广八十丈。亦
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 魏策二》: 成恢谓韩王称,“疾攻蔷,楚师必进矣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新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成恢谓韩王称“疾攻蔷,楚师必进矣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