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居溪
即今浙江泰顺县北境的飞云江南源洪口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仙居溪“在县东十五里仙居山下。源出县西北诸山,东流经此,又经县东四十里……经龙斗山下,抵瑞安县界, 入于海”。
即今浙江泰顺县北境的飞云江南源洪口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仙居溪“在县东十五里仙居山下。源出县西北诸山,东流经此,又经县东四十里……经龙斗山下,抵瑞安县界, 入于海”。
又名芦潭市。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建昌县:芦潭镇“有巡司,明初吴元年建”。
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北三里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“澧水又东历层步山,高秀特出。山下有峭涧,泉流所发,南流注于澧水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层步山,“盛宏之《荆州记》云,此山外望只如一山,入里乃有二重,因号
①明置宁夏河西道副使。清为宁夏道。治所在宁夏府(治今宁夏银川市),辖宁夏一府。1913年因与宁夏县名同,改为朔方道。②1914年由朔方道改置,属甘肃省。治宁夏县(今宁夏银川市)。辖境约当今宁夏中卫、同
西汉高帝七年 (前200) 改霍人县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三里圣水头村。东汉属雁门郡。东汉末废。西晋复置,属雁门郡。水嘉后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汉高祖七年(前200年)改霍人县置,治所即今山西省
在今浙江杭州市北武林门外。南宋为半道红市。吴自牧《梦粱录》卷13“两赤县市镇”条谓北关门(武林门)外有“半道红市”。
北宋元丰三年(1080)置,属沙县。在今福建沙县西北。明洪武八年(1375)置巡司于此。在今福建省沙县西北。北宋元丰三年(1080年)置,明洪武八年(1375年)改置巡检司。
在今辽宁朝阳市故龙城外。《晋书·慕容熙载记》:十六国后燕光始三年(403),“大筑龙腾苑,广袤十余里,役徒二万人”。建始元年(407),熙“夜至龙城,攻北门不克,遂败走入龙腾苑,微服隐于村中,为人所执
即弘静县。在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附近。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卷1:“《隋图经》云“宏静县本汉城,居河外三里,乃旧薄骨律仓城也。后魏立宏静镇,徙关东汉人以充屯田,隋立县。”即“弘静县”。
①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改雍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等市县地。太和中废。东魏天平中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为蒲州。②唐武
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天目山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禅源寺 “在于潜县天目山狮子岩右,元建,名狮子正宗寺。本朝康熙初僧玉琳重建,后毁。雍正十一年再建,赐今额”。1941年被日本飞机炸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