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亭林镇

亭林镇

亦曰顾亭林。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三十里亭林镇。南朝梁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曾在此隐居,呼野王读书堆。南宋乾道九年 (1173) 修濒海诸堰,因置监堰官于此。又置金山巡司,明废。其北有湖,湖南有林,因呼顾亭湖,亦曰顾亭林。清置亭林巡司。


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北部。面积47.3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亭林,人口6000。相传南朝梁、陈间文字训诂家顾野王居此,有亭林湖,故名。杨潜《云间志》:顾亭林“旧经顾亭林湖在东南三十五里。湖南有顾亭林,陈顾野王居此,因以为名焉”。唐成集市。明、清为浦南地区粮、棉集散地。民国初称亭林市,属松江县。1947年为镇,1949年属亭林区,1957年为县属镇,1966年并入金山县,1993年亭新乡并入。主产稻。养蜂业较盛。特产亭林雪瓜。有轧花、电讯器材、丝绸、汽车配件、服装等厂。铁路金山支线和南亭、亭枫(320国道)、车亭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亭林古文化遗址、元代铁崖松(罗汉松)和顾野王读书堆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枚回 (迴) 洲

    亦作枚回洲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长江中。《水经· 江水注》:江陵 “县江有洲,号曰枚回洲,江水自此两分而为南、北江也”。《晋书· 桓玄传》: 东晋元兴三年(404) 桓玄兵败,自江陵乘舟,

  • 延禧镇

    北宋景祐四年(1037)改铁门镇置,属新安县。即今河南新安县西二十二里铁门镇。金废。

  • 招哈和屯

   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亚尔乡 (雅尔湖)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 招哈和屯 “在吐鲁番城西二十里。汉交河城也。回语讹交河为招哈,北倚金岭,峰峦层叠,经城西迤而南,形势佳胜”。

  • 印渚镇

   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六十二里印渚镇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3于潜县:印渚山,“传云渚次石文似印,因以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桐溪“又西南流,复折而东,周旋盘回,是为印渚”。民国时置镇,1969年毁于洪

  • 婼羌国

   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属西域都护府。都城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南。

  • 隋堤 (隄)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开通济渠,沿渠筑堤植柳,世谓之隋堤。《清 一统志·开封府二》:隋堤 “一名汴堤。隋大业元年筑,西通济水,南达淮泗,几千余里,绕堤植柳。明正统、景泰间重筑,镇以铁犀。亦名三里堤,

  • 渭源堡

    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置,属熙州。即今甘肃渭源县。《宋史· 王韶传》: 熙宁间,韶“引兵城渭源堡及乞神平,破蒙罗角、抹耳水巴等族”。金属康乐县。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升为渭源县。北宋熙宁五

  • 昂可剌河

    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中下游及其东支流安加拉河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 “吉利吉思者,……谦河经其中,西北流,又西南有水曰阿浦,东北有水曰玉须,皆巨浸也,会于谦而注于昂可剌河,北入于海。”元有昂可剌部居此,因水

  • 浮梁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新昌县置,属饶州。治所即今江西浮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浮梁县:“天宝元年以溪水时泛,伐木为梁,因名浮梁。” 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浮梁州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,属饶州

  • 普集

    即今山东章丘市东二十里普集镇。金置普济镇。后称普集。1984年设普集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