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京口

京口

东汉末、三国吴时称为京城,后称京口。即今江苏镇江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润州: “后汉献帝建安十四年,孙权自吴理丹徒,号曰 ‘京城’,今州是也。十六年迁都建业,以此为京口镇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卷3镇江府: 京山,“ 《图经》: 其城因山为垒,缘江为境,《尔雅》 丘绝高曰京,故名”。


即今江苏省镇江市。东汉末、三国吴时称为京城,东汉建安十四至十六年(209—211)孙权自吴(今江苏苏州市)徙治于此。东晋、南朝时,因城凭山临江,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,通称京口城。为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和东晋南朝通向北方门户,徐州、南徐州先后皆治此。南朝宋时,又称北京。《宋书·文帝纪》:“朕违北京,二十余载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杏园渡

    一名杏园镇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。为古黄河津渡处。《旧唐书·李忠臣传》:忠臣拜濮州刺史,“移镇杏园渡”。即此。北宋置镇。黄河重要津渡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。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土门壁甚坚,杏园渡亦难。

  • 三道沟

    ①即今吉林和龙市。旧属延吉县,1940年和龙县迁治于此。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三道沟河。河东有三道沟村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1珲春河支流有三道沟河。③即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拜

  • 居仁镇

    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七十里官渡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 居仁镇 “一名居陵镇”。古为浏阳县治。在黑龙江省宾县西部。面积101.4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满家店,人口 2000。1956年设居

  • 绰尔罗斯南左翼后旗

    民国初置,在今青海海晏县境。

  • 保德军

    北宋景德元年 (1004) 改定羌军置,治所即今山西保德县。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保德州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年)以定羌军改置,治今山西省保德县,属河东路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保德县一带。金大

  • 枣林

    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枣林庄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致和元年 (1328),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破通州,燕铁木儿与 “战于檀子山之枣林”;又 《顺帝纪八》: 至正十八年 (1358),毛贵攻漷州,“至

  • 牛眠山

   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县:牛眠山在“县北七十里。以形似名。近有牛眠寨,为据险处。《志》云:山麓有金镜潭甚深,又北三里曰水吼岭,控天堂之胜”。

  • 鼎足山

   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南十五里,即菟头山。《晋书·慕容德载记》: 慕容德 “北登社首山,东望鼎足”。即此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青州府临淄县“牛山” 条下: “其相接者曰菟头山,一名驼头山,又名鼎足山。

  • 嘉纳堂

    十六国西凉都城敦煌 (今甘肃敦煌市) 城内的殿堂。《晋书·凉武昭王李玄盛传》 载: “起嘉纳堂于后园,以图赞所志。” 敦煌唐人写卷 《沙州都督府图经》 称: “其地在子城东北罗城中,今为效谷府。”

  • 奚公山

    在今山东枣庄市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9滕县: 奚公山 “在县东南六十六里。奚仲初造车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