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岳

五岳

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。即东岳泰山(在今山东泰安市北)、南岳衡山(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)、西岳华山(在今陕西华阴市南)、北岳恒山(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。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)、中岳嵩山(在今河南登封市北)。《尔雅·释山》:“河南华、河西岳、河东岱、河北恒、江南衡。”又曰:“泰山为东岳,华山为西岳,霍山为南岳,恒山为北岳,嵩高为中岳。”其后始改为以衡山为南岳。传说五岳为群神所居,故自古帝王多往祭祀。旧说尧舜时已有巡狩五岳之举,乃汉儒附会,实则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云:武帝“自封泰山后,十三岁而周遍五岳四渎矣”。又云:宣帝改元神爵后,“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”。唐玄宗、宋真宗曾封五岳为王。明初尊五岳为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都山

    ①即武担山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“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。一名武都山。”②即古紫岩山。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汉州: 武都山 “在绵竹县。即蜀

  • 清塘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 “文昌堰” 条下: 清塘 “在城北七十里,曾氏所居。环群山而汇众水,灌溉甚广”。

  • 重元寺

    南朝梁建。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区西北隅。唐韦应物有 《登重元寺阁》 诗。《清一统志 · 苏州府》: 承天能仁寺,“梁卫尉卿陆僧瓒舍宅置。初名广德重元寺,宣和中改今额。《府志》: 元末张士诚据以为宫,明洪武

  • 库尔喀喇乌苏河

    又名库尔郭勒、黑水。即今新疆乌苏县及精河县境奎屯河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72:库尔喀喇乌苏河“有三源:一为奎屯河,一为济尔噶朗河,一为固尔图河。奎屯河源出额林哈毕尔噶山,北流径库尔喀喇乌苏城东,又北为

  • 保全庄

    在今内蒙古丰镇市西二十里,道通凉城县。清时置汛。

  • 右扶风

    西汉太初元年(前104)改主爵都尉置,分右内史西半部为其辖区,职掌相当于郡太守。因地属畿铺,故不称郡, 为三辅之一。《汉书·百官表》 注:“扶,助也。风,化也。”治所在长安县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辖境

  • 孔雀溪

    即今四川筠连县西南孔雀场。明于此置土巡司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5筠连县:“县西南孔雀溪,有孔雀溪巡检司,土舍主之。”

  • 望德城

   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三里向湖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剑川州: 望德城 “在州南三里。周五百丈,段氏所筑。今为民居,名水寨村”。

  • 安福砦

    北宋置,属澧州慈利县。故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明于此置安福守御千户所。

  • 弱水县

    西魏改永宁县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北定羌庙东十里。北周省入删丹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时改永宁县置,治今甘肃省永昌县西,属张掖郡。北周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