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大夫城

五大夫城

在今河北易县西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“易水出西山宽中谷,东径五大夫城南,昔北平侯王谭不从王莽之政,子兴生五子,并避时乱,隐居此山,故其旧居,世以为五大夫城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林戍

   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西北。明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永乐八年(1410),朱棣北征,四月“十二日发归化间……行二十余里,地多美石,有如琥珀、玳瑁、玛瑙、碧玉者,其光莹然,同行好事者,下马拾以为玩。午至杨林戍

  • 龙水

    ①亦名龙泉水。即石沟水。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临朐县“石沟水”条引郭缘生曰:“石沟水下流,溢涸有时,亦谓之龙水。”②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龙溪河(球溪河)。《寰宇记》卷76龙水县:“龙溪

  • 协阳关水

    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协阳关水“东北流历笄头山,又北径潘县故城,左会潘泉故渎。……关水又东北流,注于㶟水”。

  • 八平城

   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。在今云南蒙自县城附近。唐代安南北往拓东城、阳苴咩城交通中途站。即今云南省蒙自县,一说即今个旧市北鸡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引贾耽《从边州入四夷》安南通天竺道:安南经禄索、龙武等州,

  • 秃鲁站

    即元秃鲁兀、端州站。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“秃鲁”站。后废。

  • 相里站

    元置。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明废。元时置,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。明时废。

  • 红岩子

    ①一作横岩子铺。即今湖北建始县东南三十六里红岩寺镇。清同治《建始县志》卷2《场市》:南乡有“红岩子”。②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1:红岩子在“东百八十里。又名乌举梁。境内数处同名,此为最

  • 武安镇

    ①在今山西阳城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武安镇“在沁水县东一百三十五里”。②即今湖北南漳县东南三十八里武安镇。清有把总驻守。(1)在河北省武安市东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1.5平方千米。人口8

  • 大漈

   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三十二里大际乡。明景泰三年(1452)置巡司于此。即今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南大漈乡。明景泰三年(1452年)置沐溪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永明城

    元置,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(海参崴)。元《析津志》天下站名:“开元正东孛迷、樑母、孛吾、阿失吉、舍站、永明城。其东海东南百一十谋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