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乾陵

乾陵

①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。在今陕西乾县西北十八里梁山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9:乾陵 “周八十里。有于阗国所进无字碑,陪葬太子诸王五,公主一”。陵前排列大型石人、石兽、华表等石刻,是唐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②辽景宗耶律贤墓。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医巫闾山龙岗子。统和元年 (983) 葬,号乾陵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乾州: “圣宗统和三年置,以奉景宗乾陵。”


在陕西省乾县城北梁山上。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。海拔1047.9米。规模宏大,气势雄伟。为唐陵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。依山修凿,陵园原有两重垣墙。四面均有阙门和巨型石刻,南门地面石刻基本完整,计有六棱柱华表1对,翼马和鸵鸟各1对,石马5对,戴冠着袍持剑的直阁将军石人10对,两座高达6.3米的《述圣记》和《无字碑》幢,并有当时曾参加高宗葬礼的国内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者的石刻像61尊。内城四门各有大型石狮1对。石刻体型庞大,造型逼真,神态生动。高宗于文明元年(684年)葬于乾陵,武则天于神龙二年(706年)葬入乾陵内。陵东南陪葬有17座王公大臣的墓冢。现已发掘有永泰公主李仙蕙、章怀太子李贤、懿德太子李重润、中书令薛元超、右卫将军燕国公李谨行等5座墓葬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乾  陵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芭州城

    在今陕西府谷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府谷县“宁丰城”条下:芭州城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元初置州,属山西太原路。至元初省入保德州”。

  • 博浪县

    1947年1月由阳武、原武二县合并设置,治阳武 (今河南原阳县)。旋裁撤,复置阳武、原武二县。旧县名。1947年由阳武、原武两县合并设立,治阳武(今河南原阳县驻地城关镇)。旋裁撤,复置阳武、原武两县。

  • 赤屿

    即今台湾东北大海中之赤尾屿。明陈侃《使琉球录》中“过赤屿”,即此。

  • 富田镇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富田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 “井冈镇” 条下: 富田巡司 “在府南八十里。旧有富田寨在今府西,宋绍兴九年移寨于此,寻改巡司。《志》 云,府境自万石岭而南崇山峻岭连亘百里,

  • 表罗山

    在今云南楚雄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南安州: 表罗山在 “州 (治今云龙镇) 西南四十里。中产银矿,俗名老场。滇中银场以此为最”。

  • 华陀墓

    在今河南许昌市北二十里苏桥村南。华陀(?—208),东汉末医学家。因不从曹操征召,被杀。墓高5米,周围百余尺。墓前有一碑楼,碑上刻“神医华陀之墓”。碑为清乾隆年间立。

  • 色哷库尔

    即塞勒库勒。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《清宣宗实录》:道光八年(1828)九月,“至叶尔羌所属之色哷库勒地方,向设五品阿奇木”。即此。

  • 渔翁岛

    又名西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。为澎湖群岛第二大岛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 ·开辟纪》: 明天启二年 (1622),荷兰船舰至澎湖,“复于风柜尾、金龟头、嵵里白沙、渔翁诸岛,各造炮台,以防守海道”。

  • 岩孔山

   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 岩孔山 “高峻盘亘,顶平广可坐万人。旁有孔穴,有岩孔寨,山因以名”。

  • 西门渠

    一名安泽陂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元初二年(115),“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支渠,以溉民田”。李贤注:“所凿之渠,在今相州邺县(今临漳县西南邺镇)西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55邺县:西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