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乳洞

乳洞

①在今浙江淳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 严州府》: 乳洞 “在淳安县西六十里,深可数里,泉溜凝结如乳”,故名。

②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十里董田村。《方舆胜览》卷38静江府 “虚秀洞” 条内: “乳洞上中下三洞。有泉凝碧,自洞中沿石壁流出,窈然深黑,水上有龙,田沟塍如凿。每棱中常满,贮水未尝竭。水至洞门,触石喷激倾洞。洞外有盘登山,至中洞,门有三石柱及石室、石床,云气常霏,衣袂清冷。自中洞左盘至上洞,入门却下十步至平处,秉炬入,石乳玲珑,有五色石横亘其上,如飞霞,有浅水,揭厉可行,水中亦多石果。好事者名其下洞曰喷雪,中洞曰驻云,上洞曰飞云。”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城西南茅坪村龙蟠山。山前原有飞霞禅林寺,内塑十八罗汉,现已不存。因有三洞,别称为上洞、中洞、下洞。下洞又名喷雷洞,洞口宽广,里面平坦,有许多巨大的钟乳石倒悬在洞顶,泉水沿石壁流出,在内形成一股溪流,水势急陡,喷激有声。洞深处有石乳凝成的水池,大小、深浅、高低不一,排列成梯田,称为龙田。朝阳直射,金光灿烂,水波映耀,蔚为奇观。中洞又名驻云洞,上下平坦,洞呈圆形,光线充足,有清康熙年间雕的观音像六尊。上洞又名飞霞洞,地平宽广,钟乳石千奇百怪,极为壮观。三洞天然景色,唐代人誉为“胜绝南州”或“湘南第一洞”。洞壁间有唐、宋石刻30余件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龙湾

    即今山东高青县西北白龙湾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府》:白龙湾“在青城县西北十八里。大清河所汇也”。

  • 芨芨湖

    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北沙漠中。清光绪《重刊旧新疆舆图·迪化府图》 有芨芨湖。

  • 张铁集

   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三十六里张铁集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2元城县图:东有张铁集。

  • 葭萌县

    ①亦作葭明县。战国末秦于葭萌城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 “卓氏见虏略,独夫妻推辇,行诣迁处。诸迁虏少有余财,争与吏,求近处,处葭萌。” 即此。西汉属广汉郡。东汉建

  • 富顺监安抚司

    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富顺监置,治所即今四川富顺县。二十年 (1283) 升为富顺州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富顺监置,治今四川省富顺县。属叙州路。二十年升富顺州。

  • 长山堡

    北宋置,属秦州静戎砦。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秦安县:长山堡,“宋置,以近长山而名”。

  • 灵龛镇

    亦作林坎镇。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黄许镇。

  • 榜葛剌国

    亦作鹏茄罗 (啰) 国、明呀喇。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》:“榜葛刺,即汉身毒国,东汉曰天竺。……榜葛剌则东印度也。自苏门答剌顺风二十昼夜可至。永乐六年,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,

  • 碣山

   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平谷县: 碣山 “在县东五十里,峰峦峭拔,林谷深邃”。

  • 方山镇

    即今安徽芜湖县南十里,青弋江东岸芳山。旧属宣城县。清嘉庆《宁国府志》卷12:方山镇“距城六十里”。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。面积64.2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方山,人口1870。因南邻方山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