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龙泉

九龙泉

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文乡南十五里。清同治《河南通志》卷8:九龙泉“泉有九窟,源深莫测。唐开元间旱祷有应,赐名九龙泉”。

②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8冯翊县:“九龙泉在县东南八里。有九穴同为一注,因名九龙,今谓之鹅鸭池。”已湮。

③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西和县:九龙泉“四时湛然,水旱如一,夏凉冬温,居引以灌溉”。


(1)在今河南省灵宝市西。唐开元间敕封跃泉侯,置庙于泉侧。宋邵雍有《九龙泉》诗。(2)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摩星岭下。白云山岩石多裂隙,渗入岩层的雨水沿裂隙流动,遇薄弱处便涌而为泉,故山中多泉水。以九龙泉最著。相传秦代方士安期生隐居此处时,本无泉水,后有九个童子出现,片刻间即见泉水涌出,疑童子为龙所变,故名九龙泉,又称安期井。从唐代开始,这里又是广州市民祈雨之所。附近原有九龙庵、龙王神祠等,今已不存。九龙泉出水量大,清洌甘甜,用以泡茶,香气袭人;用以制粉条,柔韧爽滑。沙河镇(在白云山脚)特产“沙河粉”即以此水制成。1958年在九龙泉口装设直径1米多的六角形花岗石栏,泉旁绕以龙柱护栏,立有高约2.5米的石碑一方,中刻行书“九龙泉”三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隘营

    又名三阨营。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宁州:牛河营“其西为三隘营,皆僮贼屯据处也。弘治五年,官兵讨古田贼覃万贤等,至三阨,为贼所袭,官兵大败”。隘又作阨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境内。

  • 下梁城

    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。《南史·梁本纪》:南齐建武二年(495),王广之等援司州,萧衍曰,“今屯下梁之城,塞凿岘之险,守雉脚之路,据贤首之山,以通西关,以临贼垒,三方犄角,出其不备,破贼必矣”。在今河南省

  • 顺政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汉曲县置,为兴州治。治所即今陕西略阳县。大业初为顺政郡治。唐为兴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顺政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 复为兴州治。南宋开禧三年 (1207) 改名略阳

  • 咸塘河

    在今江苏无锡市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无锡县: 咸塘河 “南通五泻河,北入江阴界”。

  • 白岸湖

   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:白岸湖在“县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昭苏设治局

    1938年由伊宁县析置,驻昭苏城(今新疆昭苏县)。1942年升为昭苏县。1938年由伊宁县析置,治昭苏城(今新疆昭苏县昭苏镇)。1942年升为昭苏县。

  • 即莘。又作辛或侁。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商有姺、邳。”即“莘(1)(1)”。

  • 茄子浦

    即茄子洲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中。又名茄子洲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中。东晋咸和三年(328年)苏峻之乱,郗鉴率众从广陵渡江,与陶侃会合于此。

  • 盛乡

    盛即郕。或作成。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。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春秋》: 隐公五年(前718),“卫师入郕”。《公羊》 作 “盛”。《穆天子传》卷6有 “盛姬”。《水经·洙水注》: “洸水西南流径

  • 南桥

    即今山东苍山县南三十二里南桥乡。旧属临沂。民国 《临沂县志》 舆图: 县西南有南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