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至县

乐至县
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普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乐至县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安岳郡,乾元初复属普州。南宋宝祐后废。明成化元年(1465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2:崇祯十七年(1644),张献忠义军攻“陷乐至”。即此。清属潼川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。属资阳市。面积 1428.9 平方千米。人口86.5万。辖17镇、8个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天池镇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普慈县地置乐至县,治今址,隶普州。以地有乐至池(今天池),故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省普慈县入乐至县。宝祐后废乐至县。明成化二年(1466年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属潼川府。1913年属川北道,1914年隶嘉陵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。1958年属内江专区,1985年属内江市,2000年属资阳市。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,为沱江与涪江分水岭。井市河源于县西南。蟠龙河源于东部,东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养蚕历史悠久,有“桑乐至”之称。亦为棉花主产地之一。特产“天池藕粉”。有缫丝、织绸、农机、建材化工、食品加工等工业。所产生丝驰名。沼气发电已获成果。川鄂公路横贯县境,与资乐、乐安公路衔接。名胜古迹有报国寺、睡佛、南塔、北塔等。纪念地有陈毅故居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襄

    南北朝时北魏所置襄州(治所在赭阳县,今河南方城县东)和南襄州(治所在湖阳县,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)的合称。 《北齐书·王则传》:东魏天平初,“行荆州事,都督三荆、二襄、南雍六州军事,荆州刺史”。西魏

  • 速为寨

   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六十里。为县西孔道。明置速为驿。

  • 胡阳镇

    金置,属泌阳县。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。在山东省费县中东部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胡阳,人口 6600。建于明万历年间,原名胡扬庄,后演变为胡阳。1952年属费县十二、十三、十四区。

  • 宋城镇

    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义县:“宋城镇在县东北二十里,唐所置戍守处。”

  • 刘公城

    在今湖南沅江市西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4常德府:刘公城“汉昭烈帝尝徇武陵、长沙、零陵、桂阳四郡,因立城于此”。

  • 桓担山

   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。清咸丰 《冕宁县志》 卷2: 桓担山 “在县东一百三十里,近浴水塘,那架瓦河发源于此”。产银、铅矿。

  • 干木山

    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永宁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永宁府:干木山在“府(治今永宁乡)东南十五里。高八十余丈,根盘百余里。一名狮头山,亦名孤山”。

  • 井镬山

    又名天灯山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北二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井研县有“井镬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85井研县:井镬山“在县北二里。其山俯临井镬,因以为名”。

  • 白岸城

    唐建,属翼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回龙乡境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翼州有白岸城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贞元中,攻吐蕃,“南道元帅论莽热来援,与战,破其军,进攻白岸”。即此。在今四川省茂县北。唐贞元九年(793

  • 石灰窑市

    即今湖北黄石市。旧属大冶县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大冶县东北有石灰窑市。1948年与黄石港、道士洑合设石黄镇。1950年改设黄石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