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善堡
明置,在今甘肃永昌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永昌卫:乐善堡“在卫东”,为官军戍守处。
明置,在今甘肃永昌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永昌卫:乐善堡“在卫东”,为官军戍守处。
唐景云二年 (711) 分括苍县置,属括州。治所即今浙江青田县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71引 《永嘉记》: “青田县有草叶似竹,可染碧,名曰竹青,此处所丰,故曰青田。” 《名胜志》 称: “治青田山下,因
在今江西星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康府: 田公堤“在府治南一里。万历二十一年,以石堤迤东一带湖水荡啮,渐及城址,郡守田琯因筑石堤长数百丈以卫之。民因谓之田公堤”。
亦作怛罗斯城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江布尔。唐天宝十年 (751),大食国和石国联军大败安西节度高仙芝于此。《新唐书·高仙芝传》: 石国 “王子走大食,乞兵攻仙芝于怛逻斯城”。
在今江苏苏州市古城西南隅盘门内。是苏州最早的一座佛塔。寺原名普济禅院,三国吴赤乌四年(241)孙权为康居国 (在今中亚) 僧人性康建造。赤乌十年(247) 建十三层宝塔。今塔建于北宋景德元年 (100
西藏古代族部名。地在今西藏机曲(拉萨河)流域拉萨地区。藏文史籍《敦煌吐蕃文书》载:在机若地区,首领为机的首领,名叫芒波。机若在隋、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,后被吐蕃兼并。
即君子津。唐贞观七年 (633) 置,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。后废。唐贞观七年(633年)于河滨县东北黄河君子津渡处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黄河上。
①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。清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大刀会反抗教会欺压,火烧当地教堂。②即今山东嘉祥县西北梁宝寺镇。1945—1953年为南旺县驻地。(1)古地名。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。清末大刀会为反抗
北周闵帝元年 (557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新津县东三里五津 (俗名旧县)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1: 新津县,“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。按县名本此”。隋初属益州,移治今
1925年河北省政府析获鹿县石家庄、休门二镇合置石门市政公所,1939年设石门市,治石家庄(今河北石家庄市)。1947年11月当地解放,12月改名石家庄市。旧市名。在今河北省西部。1902—1907年
春秋宋邑,战国入楚。即今江苏沛县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,乃南至沛,见老聃。”又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张仪谓魏王曰,“楚破南阳九夷, 内沛、许、鄢陵危”。皆此。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即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