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霞山

丹霞山

①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麻姑山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“麻姑山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麻姑西七里有丹霞山,道书第十福地。亦曰丹霞洞,其旁为出云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 “麻姑山”条下:丹霞山“绝顶有虎穴”。

②一名留山。在今河南南召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南召县:丹霞山“一名留山。在县(旧治云阳镇)西北三十里三鸦路中。……今山上有栖霞寺,寺后一峰巉崖千仞,左右又有两峰,最为奇胜”。


(1)在广东省北部仁化县城南。山体主要由红色砂岩、砾岩构成,经流水下切,发育成奇峰林立的峰林,为地理学上“丹霞地貌”的代表。山顶宝珠、海螺、长老三峰并立,主峰宝珠峰最高,海拔408米。海螺峰最为雄峻,凌霄摩天,百峰俱伏。有锦石岩、海山门、一线天、紫王台、天然峰、铁缆丹梯等峰石奇观。山麓有锦江流经。与罗浮山、西樵山和鼎湖山并为广东四大名山。与翔龙湖、锦江、阳元山等组成丹霞山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,列入世界地质公园。(2)在贵州省盘县南。孤峰兀立,峻伟挺拔,登顶观日出,霞光四射,万道红光,因名。最高峰海拔 1888 米。山上林木葱郁,松柏苍翠,景奇山秀。明天启前,山顶有玄帝宫。天启四年(1624年)建元贞观。清嘉庆、道光、光绪年间累有增建,寺观规模宏伟。1964年毁于火。明徐霞客赞此山“夭娇丛沓”、“峭拔擅秀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殷中宗陵

   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毫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彰德府二》: 中宗陵 “高一丈五六尺。宋开宝间树碑。梁周翰撰文”。

  • 蒲河营

    清顺治十三年 (1656) 置,属天津镇,设都司驻防。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五里大蒲河镇。为海防要地。

  • 大溪河

    ①又名白水。即今四川乌江西支流鸭江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白水“源出南川县南,东北流入涪州界,即今大溪河也”。②即今四川平武县北之白马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大溪河“在府西北二十五里。《

  • 壬水

    即今陕西紫阳,四川城口、万源等县市境之任河。《元丰九城志》卷1:金州石泉县有壬水。

  • 贞女山

    在今广东连州市南。《水经·洭水注》:“洭水又东南流,峤水注之。水出都峤之溪,溪水下流历峡南出,是峡谓之贞女峡。峡西岸高岩名贞女山,山下际有石如人形,高七尺,状如女子,故名贞女峡。古来相传有数女取螺于此

  • 时堡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西北四十六里周奋乡西北。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村名。在江苏省兴化市西北部,李中河西岸。属周奋乡。人口 5400。明嘉靖年间名时堡镇,置巡检司。原为五个村委会驻地。附近有南荡(亦名时堡东荡)

  • 讲武台

    ①一名讲武堂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3晋阳县:“讲武台在县西北十五里。显庆五年置。”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千秋门外之杨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开封府祥符县:讲武台“宋太宗所筑”。③即尚书台。在今

  • 桃花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境,接浙江安吉县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7广德州: 桃花山 “在州城东南六十里。山上多桃,开时如锦绣然。山之石上有金牛及牧童足迹。又有金鸡窠。形皆天成”。②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之

  • 金鸡关

    ①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南五十里大化坪镇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霍山县 “梅子关” 条下: “又县西南五十里有金鸡关,南北两关对峙,路出英山。皆昔时戍守处。”②一名鸡栋关。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金鸡山金鸡村。

  • 威清站

    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置,即今贵州清镇市。二十三年改置威清卫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贵州省清镇市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