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即今江西峡江县之赣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临江府峡江县: 峡江 “在县治 (今巴邱镇)南,即赣江也。自吉水县流入境,经城南而东北出,入新淦县界。江流峻急,势如三峡,故有峡江之名”。②亦名锁江。指今四川
南宋景定二年(1261)改海州置,治所在朐山县(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、赣榆、东海、沭阳、涟水等县及以东之地。后复改海州。
西汉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孟康曰, ‘音蒲环’。”西晋废。
①即壶关山。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壶口关 “又名壶关山。…… 《府志》: 两峰夹峙而中虚,状如壶口,故名”。②一名平山。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 “汾水南与平水合,
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置,属黎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。1913年改下江县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置,治今贵州省从江县西下江镇。1913年废厅改县。
即芜湖城。在今安徽芜湖市。《晋书·王敦传》:东晋永昌元年(322),“敦率众内向,至芜湖”。又《明帝纪》:太宁元年(323),“帝乘巴滇骏马微行,至于湖, 阴察敦营垒而出”。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芜湖即于
一名湓浦口。即今江西九江市西古湓水 (今龙开河) 入江之口。古湓口城 (又称湓城),历来为戍守重地。
即今安徽全椒县东南陈浅乡。民国《全椒县志》卷1:“距城三十里有陈家浅街,长约百余步,直街俱市肆。”
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北五十二里胡市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天门县东北有胡家场。集镇名。在湖北省公安县西北部、松滋西河东岸。属斑竹垱镇,人口 1200。为原胡家场乡人民政府驻地。1999年并入斑竹垱
①东晋太元中侨置,治所在睢阳县 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寿县及六安市北部地区。南朝宋大明六年 (462) 改为淮南郡,八年 (464) 复为南梁郡。南齐改为梁郡。②北魏侨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慎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