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水

丰水

①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广灵县:丰水“《志》云,源出县南二十里之天井山,伏流至城东南。平地有一山,山下乱泉涌出,东流为葫卢河”。

②即泡河。在今江苏丰县北。自山东单县流入境,东入沛县界。《水经·泗水注》:泡水“径丰西泽,谓之丰水。又东径大堰,水分为二,又东径丰县故城南,水侧城东北流,左合枝水,上承丰西大堰,派流东北径丰城北,东注沣水。沣水又东合黄水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丰县:“北有丰水,即泡河也。”

③即穷水。今安徽霍邱县西南沣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29霍邱县:“丰水在县西南十里。源出穷谷,本名穷水。按《水经注》云:穷水出六安国安丰县穷谷。又《左传》云:楚救潜,司马沈尹戍与吴师遇于穷。今俗号丰水。”

④在今江西丰城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6洪州丰城县:丰水“在州南,陆路一百八十里。自丰城县东南坯(杯)山所出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丰城县:丰水在“县南百八十里,出自杯山。西北流,绕剑池而入赣江。一名剑水”。

⑤即德会水。今山东淄博市、桓台间之朱龙河。

⑥一作沣。又作酆。关中八川之一。即今陕西长安县和咸阳市境内之沣河。下游历代略有变迁。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丰水东注,维禹之绩。”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2:“丰水出(长安)县西南五十里终南山丰谷,其源阔十五步,其下阔六十步,水深三尺, 自鄠县界来,经县界, 由马坊村入咸阳合渭水。”周时,丰、镐二邑以此水为界。


(1)即“沣水”。(2)即“苞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团林铺

    即今湖北荆门市南团林铺镇。清嘉靖《荆门直隶州》卷7《集镇》:正南,“团林铺,四十里”。

  • 长兴煤矿

   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。民国初始行大规模开采,1930年成立长兴煤矿局。今为浙江省重要煤炭供应地。

  • 符阳县

    北魏正始中置,为其章郡治。初寄治梁州(今陕西汉中市)。北周天和五年 (570),移郡县于通江县北七十里涪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通江县: 符阳废县 “以在符水之阳而名”。隋属清化郡。唐属集州,天宝元

  • 悬瓮山

    又名龙山、汲瓮山、结绌山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二经》: “悬瓮之山,……晋水出焉。” 《北齐书·杨愔传》: “正光中,随父之并州。性既恬默,又好山水,遂入晋阳西悬瓮山读书。” 即此。

  • 亚布洛尼

    即牙勃罗尼。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亚布力镇。

  • 辽东卫

    明洪武四年(1371)置,属定辽都司。治所在得利嬴城(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)。后徙废。

  • 平峪县

    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)置,属蓟州。治所在大王镇(今北京市平谷县)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8)并入渔阳县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七年(1187年)置,治今北京市平谷区。属蓟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废

  • 岔口镇

   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北岔口村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 “桑壁镇”条下:“又县北四十里有岔口镇。”在安徽省歙县东部。面积41.2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岔口,人口 1240。因处大源、小源两溪汇成大

  • 怀玉驿

    在今江西玉山县城西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怀玉驿“在玉山县治西。宋置,明为水马驿,今裁”。北宋置,在今江西省玉山县西。属信州。南宋因之。后废。

  • 吕城镇

    北宋置,属丹阳县。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五十里吕城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镇江府: 吕城镇“乃吕蒙所筑”,故名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丹阳市东南部、京杭运河两岸,东邻常州市武进区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