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都

中都

①春秋晋邑,后属赵。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。《左传·昭公二年》: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,晋平公“执诸中都”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惠文王更元九年(前316),“伐取赵中都、西阳”。均此。秦置中都县。

②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四十里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。”即此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淀水西南出谓之巨野沟, 又西南径致密城南。《郡国志》曰:须昌县有致密城,古中都也,即夫子所宰之邑也。”

③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州有中都城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沁水“又东径中都亭南”,即此。

④都名。(1)唐因蒲州为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的交通枢纽,开元九年(721)正月升为河中府,建号中都。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。七月罢中都,复改蒲州。(2)唐大中十三年(859),南诏王世隆称帝,改阳苴咩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)为中都。(3)亦称高丽中都城。即今吉林集安市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桓州,高丽中都城。……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,国人谓之新国。”(4)金贞元元年(1153)迁都燕京,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。故址相当今北京宣武区西部大半。蒙元初名燕京,至元元年(1264)复名中都。四年(1267)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,遂定都于此,即今北京城的前身。元至元九年(1272)改称大都。(5)蒙古世祖中统三年(1262)于隆兴路(今河北张北县)建行宫,至大元年(1308)建中都于此。四年(1311)废。(6)明洪武二年(1369)以太祖生地临濠府为中都,建中都城。在今安徽凤阳县城西北隅,凤凰山南。有城三重,外城周30.45公里,中城周7.74公里, 内城周3.7公里。内城墙高约15米,城内殿宇壮丽,雕饰奇巧,为我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建筑之一。七年(1374)改府名凤阳。现中都城仅存遗址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(1)古邑名。(1)春秋晋邑,战国属赵。在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年(前540年):齐陈无宇送女,致少姜,“谓陈无宇非卿,执诸中都”;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伐取赵中都、西阳”。皆即此。一说在今介休市东南。(2)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次丘村西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。”即此。(2)古都名。(1)唐蒲州(即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为东都洛阳与西都长安间交通枢纽,开元九年(721年)置为中都,蒲州改为河中府。同年罢都、府,仍为蒲州。(2)南诏王世隆于公元859年称帝,改国号大理,其国都阳苴咩城(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)旧名西京,此时改称中都。(3)金贞元元年(1153年)迁都燕京,改燕京析津府为中都大兴府,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隅。城周三十余里,四面城门各三。皇城位于大城内偏西部,内有宫城。贞祐二年(1214年)迁都南京(今河南开封市);次年,蒙古攻克中都,仍改称燕京。至元元年(1264年)复称中都。四年,改筑新城于旧城东北,遂定都于此,基本为今北京城的内城。九年改称大都。(4)元至大元年(1308年)于旺兀察都行宫立。在今河北省西北沙城。四年罢。(5)明洪中中武二年(1369年),以太祖生地临濠府(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)为中都。

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

明中都遗址图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国

    又名布豁、捕喝。古昭武诸国之一。国都阿滥谧城(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)。《魏书·西域传·康国》 有安国。《隋书·西域传》:“王姓昭武氏,与康国王同族,……都在那密水南,城有五重,环以流水。”大业初遣使

  • 乌沙堡

    在今河北张北县西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六年(1211)秋七月,“命庶别攻乌沙堡及乌月营,拔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郁射州

    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以郁射施部置,初隶定襄都督府,后属桑乾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郁射施部置,属桑干都督府。确址不

  • 古里佛国

    亦作古里国。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古里佛,当巨海之要冲,去僧加剌密迩,亦西洋诸马头也。”

  • 江水

    在今江西兴国县北。 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一》: 江水 “在兴国县北。 源出覆笥山, 东南流至方口,合方太水,又合宝石、早溪、鳌源、龙上、池源诸水,又南径县东,合黄田水,又南至东涧口与潋江

  • 大莫门城

    亦作大漠门城。唐时吐蕃筑,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六年(728),“河西节度使萧嵩、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;忠亮追之,拔其大莫门城,擒获甚众,焚其骆驼桥而还”。胡注:“大莫

  • 丹坝长官司

    一作党坝长官司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。《清史稿·岳钟琪传》:乾隆年间,岳钟琪疏言:“党坝为大金川门户。”

  • 董杜原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盘头西。《隋书·杨玄感传》: “玄感西至阌乡,上槃豆,布阵五十里,与官军且战且行,一日三败。复阵于董杜原,诸军击之,玄感大败。”

  • 深井墩

    明置,属盖州卫。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神井子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 《盖州卫图》: 卫西南有深井墩。

  • 里河

    即今江苏里运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·运河上》:“明初运粮, 自瓜、仪至淮安谓之里河。自五坝转黄河,谓之外河,不相通。”即今里运河。《明史·河渠志·运河上》:“明初运粮,自瓜、仪至淮安谓之里河。自五壩转黄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