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岳庙

中岳庙

在今河南登封市城东嵩山黄盖峰下。秦时始建太室祠,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)武帝游嵩山时加以扩建,北魏时改名中岳庙。庙址屡有变迁,唐中叶始定于今址。


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黄盖峰下。嵩山原有太室祠,始建于秦。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年)汉武帝游嵩山时下令扩建,约在北魏时改今名。庙址屡有变迁,唐代中叶始定于今址。唐宋时盛极一时,有“飞甍映日,杰阁联云”之称。现存为清代重修后的规模,为河南规模最大的寺庙建筑。从中华门起,经遥参亭、天中阁、配天作镇坊、崇圣门、化三门、峻极门、崧高峻极坊、中岳大殿、寝殿到御书楼共11进,长达1.3千米,面积10余万平方米。有楼、阁、宫、殿、台、廊、碑楼等建筑400余间。中岳大殿计45间,红墙黄瓦,气势雄伟。庙内有唐宋以来的古柏300余株,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百余座,尤以北魏中岳嵩山高灵庙之碑最为驰名,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。庙前石翁仲刀法古拙,北宋铸造的四大铁人,气势雄伟,堪称汉代石刻艺术和宋代铸造艺术的佳作。今大殿已修葺一新,两廊房也已全部复原,中外游客络绎不绝。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箐口岭

    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箐口岭 “在长宁县 (治今县南双河镇) 东六十里”。

  • 大寺顶

   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11:“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。由寺后斜上,山路崎岖,羊肠一线,上有擦耳岩, 尤为奇险。”同治元年(1862),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。

  • 覃韩偏刀水司

    在今贵州德江县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覃韩偏刀水废司 “在府城西北二百八十里。明洪武七年置土巡检司,属水德江司。本朝属安化县,乾隆年间裁”。

  • 南平溪

    今四川市南川、涪陵境内之油江河、黎香溪。《寰宇记》 卷136南平县: 南平溪 “在县东南,流入涪州宾化县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 南平溪 “在故南平县东北,流入涪州宾化县界”。

  • 沃野泊

    当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,“夏州北渡乌水,经贺麟泽、拔利干泽……沃野泊、长泽、白城,百二十里至可朱浑水源”。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南纳林河北。唐代地

  • 小白山

    指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间之张广才岭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小白山“在宁古塔城西北四百里。清高士奇《扈从录》:小白山,岩岫嵚巇,冰雪夏积”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政略》卷3:小白山山脉“此山脉自长白山正脉分支,

  • 石淙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:石淙水,“唐武后与群臣游宴赋诗于此。薛曜序云,‘石淙者俗谓之平乐涧。……’《旧志》:源出嵩山,南流经告成镇东五里,又南入颍”。

  • 东坡

    ①在今湖北黄州市东。北宋元丰三年(1080),苏轼谪黄州居此, 自号东坡居士。有东坡诗八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9黄州:东坡“在州治之东百余步。元丰三年,苏轼谪居寓临皋亭,后得此地,立雪堂而徙居焉。七年,

  • 安各庄

    即今河北滦县西北二十里东安庄镇。清光绪《滦州志》卷8:安各庄在“城西北二十里”。

  • 三角?

   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于此置三角��独山州州同。1913年改为三合县。1941年与都江县合并,改设三都县。1956年改为三都水族自治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