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山陵

中山陵

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。孙中山的陵墓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,遵照他生前遗愿, 自1926年1月动工兴建中山陵,1929年春建成主体工程,同年6月1日,国民政府将孙中山遗体从北京碧云寺迁葬于此。整个陵墓由墓道、广场、牌坊、陵门、碑亭、祭堂、墓室、陵园等组成,规模宏大,气势雄伟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东峰小茅山南坡。孙中山的陵墓。1926年1月动工兴建。1929年春主体工程竣工,同年6月1日孙中山遗体由北京碧云寺迁葬于此。陵墓由吕彦直设计。建筑平面呈钟形,取“唤起民众”之意。依山势修筑,逐级升高。入口至墓室高差约70米,长700多米,共392级石阶。陵门门额镌孙中山手书“天下为公”四字。祭堂有孙中山大理石坐像,东西两壁镌刻孙中山手书《建国大纲》,后面墓室安放孙中山灵柩,大理石棺盖上雕镌孙中山卧像,孙中山遗体安葬在墓穴下。陵园总面积4.5万亩。苍松翠柏,漫山碧绿。陵园内还有音乐台、光华亭、水榭等辅助建筑。陵前临开阔平原,背靠巍峨山峰,布局严整,气势雄伟,具有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中 山 陵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瓦达孜宫

    为吐蕃旧都雍布拉康宫殿名。在今西藏琼结县。《西藏古代文书选集》 载: “聂尺赞普及人间之君主,卒于绛妥神山。自其逝后至止贡赞普出世之前七代王统间,一直住于青瓦达孜宫。”

  • 布达拉宫

    在今西藏拉萨市内玛波日小山上。为梵语之音。佛经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。布达拉是佛教徒比喻为印度佛教圣地普陀洛伽之转音。相传7世纪时,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唐联姻,为迎娶文成公主在此始建宫室。后世屡有

  • 巨平县

    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五十里。东汉为侯国。后复为县。北齐省。

  • 卵洲

    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南海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8雷州:卵洲“在海康县西南海中。《旧经》云:群鸟伏卵于上,或有船过采其卵,有鸟千万飞随十里”。

  • 盖竹山

   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临海县: 盖竹山 “在县东三十一里。高九百丈,周回一百里。《抱朴子》 云: 余山不可合神丹、金液,有山精木魅,多坏入药,唯有大小台华山、少室、盖竹等山,一作可成”

  • 鼎山铺

   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鼎山镇。《清史稿·周达武传》: 同治元年 (1862),镇压白莲教义军“追奔至巴州鼎山铺,擒 (郭) 刀刀,余党皆降”。即此。

  • 接莆岭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乐清县: 接莆岭在“县北六十里,道出太平县”。

  • 浛光县

    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以浛洭县改名,属连州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。六年 (973)改属英州。元省人英德州。古县名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以浛洭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北浛洸,属连州。六

  • 揭阳县

    ①秦置,属南海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揭阳市西北。以在揭阳岭之南为名。西晋废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 复置,属潮州。南宋绍兴二年 (1132) 又废。八年 (1138) 复置,移治玉窖村 (今揭阳市)。元属

  • 有娀

    古国名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一带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“有娀在不周之北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殷契,母曰简狄,有娀氏之女。”又曰:“桀败于有娀之虚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