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书省

中书省

①元置,指直属中书省的地区。俗称腹里。治所在大都路(今北京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、山东、山西三省, 内蒙古自河套以东至哲里木盟以西,河南的黄河以北(原阳、延津、封丘除外)及虞城、山东的东明、江苏丰县、沛县、安徽砀山等县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废,辖地分属河南、山东两行省。

②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江南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应天府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、安徽二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婺源县地。十三年(1380)废。其地直属六部为京师。


(1)蒙古中统元年(1260年)置,除总理全国政务外,还直辖腹里地区,亦称中书省,以别于各行中书省辖区。治开平(五年改为上都路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)。至元四年(1267年),移治中都(九年改为大都,今北京城西北隅)。至顺初,辖境相当今河北、山东、山西三省,内蒙古自治区从河套以东至通辽市,吉林省白城市、通榆县、长岭县以西,河南省黄河以北(原阳、延津、封丘县除外)及虞城县、江苏省丰县、沛县及安徽省砀山县等,通称腹里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废。辖境分属河南、山东两行省。(2)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朱元璋置江南行中书省,治应天府(今江苏省南京市),洪武元年(1368年)建南京,罢江南行中书省,以所领府州直隶中书省,仍称中书省;十三年罢中书省,以所领直隶六部,改称京师或直隶,辖境相当今江苏、安徽、上海两省一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克克伊尔根

    即可可以力更。今内蒙古武川县驻地可可以力更镇。

  • 江东道

    ①唐开元时分江南道置江南东道,简称江东道。②元至元十二年(1275)置江东道宣抚司,十四年(1277)改宣慰司。治建康路(治今江苏南京市)。大德三年(1299)罢。即“江南东道”。

  • 南坊前镇

    又名南方泉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南三十里南泉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无锡县图: 南有坊前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南有 “南坊前镇”。

  • 珙县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珙州置,属叙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珙县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52珙县: “唐为羁縻萨、巩二州,巩音近珙,故名。或曰:珙,玄玉也,有石似之。” 十年 (1377) 废入高县

  • 沛宫

   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。《汉书·高祖纪》:高祖破鲸布,“还过沛,留。置酒沛宫,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”, 自歌“大风歌”。即此。《元和志》卷9徐州沛县:“故沛宫,在县东南一里。”

  • 新都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。成帝永始元年 (前16) 封王莽为新都侯。东汉废。今新都城遗址尚存。西汉永始元年(前16年)分新野县都乡置,治今河南省新野县东。东汉废。

  • 大产

    在今广东大埔县东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埔县:“南有大产巡检司。”

  • 牛牛坝

    一作吽吽坝。即今四川美姑县西南牛牛坝乡。产铜。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宣统元年(1909),马边厅阿侯苏噶支杀英传教士于连渣脑,清兵征剿,“两军于十月二十五日贯通凉山夷巢,会于吽吽坝”。即此。

  • 前京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信义郡。治所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,杭州湾大金山岛之北。隋废。故址于南宋时已沦入海中。古县名。南朝梁天监七年(508年)置,治今上海市金山区南杭州湾中大、小金山岛一带。梁属信义郡,陈属海宁郡

  • 大同场

    唐贞元十九年(803)置,即今福建同安县。五代王闽永隆元年(后晋天福四年,939)升县,并改名同安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。五代闽永隆元年(五代晋天福四年,939年)升县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