丝水
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日照县:丝水“在县南二十里。一名大儿庄河。源出丝水,流绕孤奎山下,合于寨河”。
在今山东日照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日照县:丝水“在县南二十里。一名大儿庄河。源出丝水,流绕孤奎山下,合于寨河”。
即古之叶调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、苏门答腊二岛。是古代中西海上交通线上的要地。晋义熙七年 (411),我国僧人法显从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 东归时,曾经过此地。见 《佛国记》。
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张溪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建德县北有张溪镇。在安徽省东至县中部、黄湓河东岸。面积79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溪,人口 1513。因黄湓河又名张溪,镇以溪名。1952年置
在今甘肃金塔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40酒泉县:白亭海“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。一名会水, 以众水所会,故曰会水。以北有白亭,故曰白亭海。方俗之间,河北得水便名为河, 塞外有水便名为海”。
明洪武十年 (1377) 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思南县南三十八里尧民乡。永乐十二年 (1414) 改属石阡府。清康熙二十三年 (1684)废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始置,治今贵州省石阡县西北
即今河南南阳盆地湍河。源出今河南内乡县北界与嵩县及西峡县交界处,南流经内乡县东、邓州市北,至新野县北汇入白河。《水经· 湍水注》:“湍水出弘农界翼望山,水甚清澈。” 东南流至新野县入于淯。又 《续资治
又名象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,与焦山对峙。《元史·阿术传》: 至元十二年(1275),张世杰等以舟师驻焦山东,“阿术登石公山望之,舶舻连接,旌旗蔽江, 曰:‘可烧而走也’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江苏
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蓝口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 “其地为龙川往来孔道,古为石砦,临河险峻。”在广东省东源县东部。面积196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蓝口圩,人口5340。因濒临蓝
一名桂口镇。即今湖北崇阳县西南桂口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置,属盱眙县。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三十里龟山下。
在今江苏泗洪县境。《后汉书·张禹传》:东汉元和三年 (86),张禹为下邳相,“徐县北界有蒲阳坡,傍多良田,而堙废莫修。禹为开水门,通引灌溉,遂成熟田数百顷”。注引 《东观记》: “坡水广二十里,径且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