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燕郡
十六国后赵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后改属洛州。北魏废。
东晋初置,治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、滑县等地。北魏废。
十六国后赵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后改属洛州。北魏废。
东晋初置,治东燕县(今河南延津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延津县、滑县等地。北魏废。
西汉置, 属安定郡, 为主骑都尉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。东汉属北地郡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 汉安二年 (143),“护羌校尉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击烧何羌于参䜌破之”。 即此。 西晋废
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北五里大佛乡(大佛场)下县坝。民国《潼南县志》卷2:“遂宁废县在今县西五里下县坝。此地于晋设郡,于唐改县,于元至元三十一年(按二十九年)废县设巡检司。明又废司置下县铺。清初因之,旋罢。
在今甘肃武威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凉州卫:白雅孤口“在卫北。正统中,王骥讨叛人,使赵安由凉州逾白雅孤口,北抵赤林、铁门诸关为犄角。盖其地皆近塞外”。
①见于 《禹贡》 的先秦河水 (黄河) 自宿胥口 (今河南浚县西南) 东行,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内黄县以南一段,受黎阳县诸山泉流汇注,由原来的浊流变成清流,因称之为清河。战国时期清河在内黄县受洹水后折东
即今河北遵化市南四十五里党峪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遵化州图: 南有党峪集。
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附水西宣慰司:白玉洞“亦曰白玉岩,夷酋聚粮处。洞险恶,西近卧遮龙场”。
即今上海市松江县东北二十里茜步泾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华亭县东北有“千步泾”。
在今江苏赣榆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中冈站镇“在赣榆县北二十里。旧设遞运所,今裁”。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越巂郡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 属云南郡。南朝宋初改遂段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,属越嶲郡,后属云南郡。南
又名濂江水、廉水。即今江西安远县北濂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安远县:安远水“在县治西北。源出县东南二十里乌田尾,流经此亦谓之濂江。会紫岭欣山上廉里仁小华江诸水,西至板石镇始通舟楫,至会昌县界合流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