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泰山郡
北魏皇兴三年(469)置,属北徐州。治所在南城县(今山东平邑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平邑县和新泰市部分地。北齐废。
北魏皇兴三年(469)置,属北徐州。治所在南城县(今山东平邑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平邑县和新泰市部分地。北齐废。
唐天宝元年(742)改贵州置,治所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贵港市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为贵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贵州置,治郁平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。辖境同贵州。乾元元年(758年
即白洋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白洋淀“自(明)正德间杨村河决入,始成泽国。今合相近诸淀之水,总名西淀”。即“白洋淀”。
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千户村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千户庄堡“驻西宁县,距府城一百里。有把总防守”。
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南黄草镇。明置中所土千户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北,唐长安宫城内。本隋唐之正宫,隋称大兴宫,唐称太极宫。高宗移居大明宫后,习称大明宫为东内,太极宫为西内。此后天子虽以居东内为常,遇大典则移居西内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6:“龙朔后,天子常
在今山西阳曲县北北留乡小直峪村。始建于五代北汉乾祐九年(956)。北宋咸平六年(1003)重建。金明昌六年(1195)大修。元、明、清各代屡有修葺补建。现寺内其他建筑已毁,仅三圣殿和祖师塔幸存。殿南有
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。清雍正七年(1729) 置临卡石土百户。
①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。本名镇峡关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29引《县志》:“明末总兵曹志建驻此,更名龙虎关。”②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北七十里龙虎村。《清一统志·平乐府》:龙虎关,“《旧志》:今龙虎关即
明嘉靖七年(1528)于故思恩州置,属思恩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平果县东北旧城镇。1918年废入思林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。属思州府。后废。
古河名。在今河北清河县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清河郡信成县:“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,东北至蓨入漳水。”今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