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岳庙

东岳庙

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。建于元至治二年(1322),祀东岳泰山神。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。元末毁于兵火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)重建。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又遭火焚,四十一年再重建。仍保存元、明两代建筑风格,东配殿后檐保留元木构件。全庙规模宏大,分为东、西、中三组院落,东院有娘娘殿、伏魔大帝殿等;西院有东岳宝殿、玉皇殿、药王殿等;中院有山门、戟门、岱宗宝殿、育德殿等。殿内原有东岳大帝、侍臣像、神主等,现已不存。院内元、明、清各朝碑石林立,约有百余块,其中元赵孟頫书《张天师神道碑》(俗称道教碑)最为名贵。


俗称柏山寺。在山西省蒲县城东柏山山顶。为道教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宫。规模宏大,由山门、凌霄殿、乐楼、议事厅、献亭、东岳行宫大殿、后土祠、圣母祠、清虚宫、地藏祠、地狱、角楼及环周楼阁等60余座建筑组成。创建年代不详。金泰和五年(1205年)已有。元大德七年(1303年)毁于地震。现存行宫大殿重建于元延祐五年(1318年),殿内塑有黄飞虎坐像。最后地平以下由15孔窑洞组成十八层地狱,内塑五岳大帝、十殿阎君和六曹判官等120余躯塑像,高度与人相等,为国内现存庙宇中稀有的明代泥塑佳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江

   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8钦州安京县: “钦江水,源出县东北阇博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卷167钦州保京县: “钦江水出来田山,自内亭县东北,由遵化流入。” 钦江发源于灵山县东北,西南流,经钦州

  • 大同省

    1943年8月日伪改晋北政厅置,治所在大同市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朔州市及山阴、应县、浑源、灵丘等县以北地。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废。

  • 觉巴拉土司

    一作巴彦南称界内住牧喇嘛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觉拉寺 (今青海囊谦县西北觉拉乡)。民国周希武 《玉树调查记》 卷上: “觉拉寺,属地在杂曲河北,囊谦拉林之间,属民百余户。

  • 顺天门

    北宋东京城 (今河南开封市) 外城西墙南门。《宋史·钦宗纪》: 靖康元年 (1126) 春正月,金兵犯京师,“统制官马忠以京西募兵至,击金人于顺天门外,败之”。北宋东京城(今河南开封市)外城西面南门。

  • 斜潭堡

   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始兴县 “黄田隘” 条: “又有界滩、斜潭、江口、水口诸哨堡,则江防所系也。”

  • 石城堡

    ①明置,属巴州。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南石城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巴州:“石城旧堡,在州东南七十里。”②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石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“石城堡在凤凰城北六十里。”

  • 神泉河

    即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汀江,为韩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大埔县: 神泉河 “在县治北。一名大河,即汀江府之鄞江也。经上杭硿头,奔激出丛石中,西流横带县治,会永安、小靖二溪。又西北流三十里,经大河山西

  • 壮士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金乡卫。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渔寮乡雾城。隆庆初并入蒲门千户所。

  • 永静汛

    在今广西西林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西隆州西南有永静汛。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转斗湾市

    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转斗镇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3 《乡镇》: “转斗湾,在 (钟祥县) 城北七十五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