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岭
①一名提头岭。在今广西阳朔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东岭“为昭、贺、全、永必经之地”。
②在今广西永福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东岭“在县东二里。形如屏障,下有泉”。
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南。清末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。
①一名提头岭。在今广西阳朔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东岭“为昭、贺、全、永必经之地”。
②在今广西永福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福县:东岭“在县东二里。形如屏障,下有泉”。
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南。清末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。
即今天津市宝坻县南歇马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通州宝坻县: 驻马台在 “县南五里。金主璟曾驻于此。一名歇马台”。
在今浙江瑞安市北与温州市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帆游山在“县北四十五里,东接大罗山,与永嘉县分界。为舟楫要冲”。
一作布拉木达克喇城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布朗,旧地名。达克谓虎。噶尔,碉也。岭形如虎碉,城建于岭旁,故名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西部,金银岛东3.5海里。为永乐环礁中 一近三角形的环形小珊瑚礁。中国渔民向称筐仔、筐仔峙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为羚羊礁。郑资约 《南海诸岛地理志略》载: 羚羊礁 “礁之
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》:极目亭“在府子城上。宋政和中,知州黄特建双溪楼,后废。绍兴中,即其故址改建为亭,陆游有诗”。
又名南海子。在今北京市永定门外南苑。《元史·兵志》:“冬春之交,天子或亲幸近郊,纵鹰搏击,以为游豫之度,谓之飞放。”又《方舆纪要》卷11大兴县:“南海子在京城南二十里。旧为下马飞放泊,内有按鹰台。永乐
即今江西湖口县东花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湖口县:花尖山在“县东四十里。形如芙蓉”。
一名则拉宗。又作则冈宗。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南嘎玛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卫地诸城:则布拉冈城“在喇萨东南八百七十里”。
北宋置,属依政县。在今四川蒲江县东北三十里寿安镇。(1)在江西省浮梁县东南部。面积126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柳家湾,人口 1850。唐代柳姓建村,因处南河支流河曲东岸得名。传唐宋时境内
从今河南开封市至洛阳。全长约184公里。因开封古称汴京,故名汴洛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动工修建,宣统元年(1909)建成。后为陇海铁路的一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