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丙王山

丙王山

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独山州:丙王山“在(烂土)司东。高数百丈。又梅花洞,在司东南三十里。宣德九年,叛苗据此为变,都指挥顾勇讨破之”。


古山名。在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南。《黔南识略》:“烂土司地,高数百丈。”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土汛

    清置,属黔西县。即今贵州金沙县东沙土镇。

  • 五里甸子

    即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东南五里甸子镇。清宣统《怀仁县志》卷3:“沙尖子东十五里为葡萄架岭五里甸子。”

  • 野王郡

    三国魏咸熙元年 (264) 改野王典农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野王县 (今河南沁阳市)。西晋改河内郡。十六国赵复置。《晋书· 石勒载记下》: 东晋咸和三年 (328),刘曜围洛阳,“勒荥阳太守尹矩,野王太守

  • 三涂

   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司马侯对曰,四岳、三涂……九州之险也。”杜注:“在河南陆浑县南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武王曰,“我南望三涂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历崖口,山峡也,翼崖深高

  • 通江县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诺水县置,为始宁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通江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0通江县: “以邑枕巴江,故为通江县。” 乾元元年 (758)为璧州治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属巴州。南宋末

  • 河内

   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、河北,故呼河北为河内,河南为河外。” 又云: “河从龙门南至华阴,东至卫州,折东北入海,曲绕冀州,故言

  • 忠诚县

    唐置,属甘棠羁縻州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朗盖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黄柏岭

    在今内蒙古敖汉旗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武安州有黄柏岭。乾隆 《热河志》 卷62引 《元一统志》: 惠和县 (故址即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马圈子村博罗科古城) “东至武平县界黄柏岭七十里”。

  • 下笮戍

    即下迮戍。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沔水北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景明元年(500),“荆州刺史桓道进攻(萧)宝卷下笮戍,拔之”。即“下迮戍”。

  • 大唐渠

    即唐渠。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获鹿县:“东北十里有大唐渠, 自平山至石邑,引太白渠溉田。……天宝二年又自石邑(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)引大唐渠东南流,四十三里入太白渠。”为大白渠之支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