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不咸山

不咸山

又名徒太山、太白山。即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 有山,名曰不咸。有肃慎之国。”《晋书·肃慎氏传》:“肃慎氏一名挹娄,在不咸山北,去夫余可六十日行。”


古山名。又名白山、长白山、从太山徒太山、太白山。即今吉林省东部长白山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不咸。”参见“长白山(1)”,详“白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家河

    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。清同治六年(1867)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。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东捻军大败淮军于此。

  • 三海

    ①今北京市西城区南海、中海、北海的总称。金始名太液池。元名西华潭。明初拓建南海,亦称金海。清又称西海子。其水源来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,至德胜门汇为积水潭,又经地安门汇为大池。瀛台以南曰南海,瀛台以北曰中

  • 虎相山

    即虎啸山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。《宋史·张珏传》: “自全汝楫失大良平,大兵筑虎相山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来唯县

    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越南北部莱州附近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越南莱州省莱州市附近。属益州郡。东汉废。

  • 帽盔山

    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,与岫岩满族自治县连界。《清 一统志 · 奉天府一》 “凤凰山” 条下: “帽盔山在凤凰城西南五十里,六道河发源于此。”

  • 箐口山

   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都匀府》: 箐口山 “在府城西邦水司西南二十五里。高险多箐,绝顶有一碗泉”。

  • 睢水

    ①汴水支流。战国鸿沟 (汉代称狼汤渠) 支流之一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浚仪县: “睢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取虑入泗,过郡三,行千三百六十里。” 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分古鸿沟东流,经今杞县、睢县、宁陵、商丘、夏邑

  • 彭门山

    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寿阳山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4彭州: 彭门山 “两峰如阙,相去四十步,名天彭门,因以名州。又曰: 彭祖出入此山,因名彭门”。相近有牛心山,与彭门山隔江相对。

  • 戛鲁第卡伦

    亦名大西沟。清乾隆十九年 (1754)所设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。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北大西沟。光绪 《山西通志》 卷44: 戛鲁第卡伦“在 (归化) 城西二百里。……当在 (萨拉齐) 厅东北大西沟”

  • 象禾

    战国楚邑。即今河南泌阳县北象河关。《鄂君启节》 铭文: “自鄂往: 庚阳丘,庚方城,庚象禾。”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省泌阳县北象河关。《鄂君启节》铭文:“自鄂往:庚阳丘,庚方城,庚象禾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