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城子
即今黑龙江穆棱县南下城子镇。为穆棱铁路的起点站。
即今黑龙江穆棱县南下城子镇。为穆棱铁路的起点站。
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北四十五里华士镇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卷2:华墅镇“市北枕砂山,南俯市河,东西相距三里,南北相距二里余。邑中市镇之大者称华墅、青旸,列肆繁盛,百货皆备,濒江各乡贸布者,向以午夜率明灯列
清康熙七年(1668)改巩昌布政使司置,治所在兰州(今甘肃兰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、宁夏及新疆、青海部分地。清末废。见“甘肃省”。
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周武王封弟叔度于蔡。成王即位,蔡叔因参与武庚叛乱而被逐。后复封蔡叔之子胡于蔡 (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)。春秋时屡受齐、楚侵伐。公元前531年为楚灵王所灭。公元前529年楚平王复立蔡,平侯
又名万盛场。即今四川汉源县东九十里皇木镇。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于此设巡司。民国改设县佐。
即今贵州修文县西北六广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“新添关”条下:“陆广河砦,在府西北百二十里。有陆广河巡司,陆广驿亦置于此。”
①北周改华陵县置,属监利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。隋属南郡。唐初废。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二里紫陵镇。四年 (621)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
即厓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门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新会县: 崖山 “在县南八十里,临大海,出龙眼子、木威、橄榄之树”。古称厓山,又称厓门山。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、珠江出海处最西口门崖门东面,与汤
在今江苏江阴市南三十余里青阳镇南,实为青阳镇之南端。清光绪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青旸镇 “市廛繁密,大桥跨运河,居市之中,自北新桥至南新桥,街长三里余”。
隋末改杨县置,属平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洪洞县。唐属晋州。《元和志》 卷12洪洞县: “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。” 北宋属平阳府。元属晋宁路。明属平阳府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南部
即临沅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北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 “林水出县东北洹山。王韶之 《始兴记》 曰:林水源里有石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