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宜县
隋开皇十七年(597)置,属京兆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南好畤河。唐属雍州,贞观八年(634)并入岐阳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七年(597年)置,治今陕西省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。属京兆郡。唐初属雍州,贞观八年(634年)废入岐阳县。
隋开皇十七年(597)置,属京兆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南好畤河。唐属雍州,贞观八年(634)并入岐阳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七年(597年)置,治今陕西省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。属京兆郡。唐初属雍州,贞观八年(634年)废入岐阳县。
北周改魏安郡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东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周降魏安郡置,治今甘肃省古浪县东。属凉州。后废。
即悬瓠城。今河南汝南县治。《寰宇记》卷11汝阳县: “悬瓠城亦名悬壶城。”即“悬瓠城”。
唐置,属黎州。在今四川甘洛县西北。乾元二年 (759) 改置大定城。
或即耶婆提之异译。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,或兼指此二岛。见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 “三摩呾吒” 条。
故地一般以为在今非洲索马里北部亚丁湾南岸之拍培拉附近。为古代东西方交通线上之重要港口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大食 “海中有拨拔力种,无所附属。……数为大食所破略”。
①在今河北东北部,为滦河支流。源出辽宁凌源市西南,西南流入河北宽城、青龙二满族自治县,经卢龙、迁安二县南入滦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永平府: 青龙河 “在迁安县北七十里,其源自口外来,经桃林口入漆河”。
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北一百二十四里白岭镇驻地桃树港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: 义宁州西北有桃树港。
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四十八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胶水有明堂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20胶水县:明堂山,“ 《齐记》 曰: 卢乡城东三十里有明堂山,与巨青山连,出乌头天雄”。
一作背隐嶂堡。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大风口水库北背荫障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3: 永安堡 “堡东背阴障可按伏”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30: 背阴嶂堡在 “ (宁远州) 城西一百四十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置,属邛州。治所在始阳县 (今四川雅安市西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、名山、卢山等市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蒙州置,治所在立山县 (今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