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河口镇

三河口镇

①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河口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阳湖县图:东有三河口镇。

②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。当洛水、渭水入黄河之口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华阴县:三河口镇“在县东北二十二里”。


在湖北省麻城市东北部。面积414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童家河,人口3930。因石门河、石桥河、张广河于此汇入阎家河,故名。1950年为麻城县三河区。1958年为三河公社,1981年更名为三河口公社。1987年置三河口镇。1999年张广河乡并入。属山地区。旧镇已沦入三河口水库,于原址南4千米处童家河建新镇,仍名三河口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药材,盛产木材、淡水鱼、毛皮等。有汽车通用件、阀门、机配、精密铸造、缫丝、织布等厂。为市重要木材供应基地之一。麻张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阳溪水

   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北牛鼻河(武阳江)。《元和志》 卷37融州武阳县: “武阳溪水,在县东一十里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柳州府罗城县:“北有武阳江,下流合于融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罗城县

  • 司徒岭

   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,接宁乡县界。《宋史·蛮夷二·梅山峒蛮》:“于是遂檄谕开梅山,蛮瑶争辟道路,以待得其地。东起宁乡县司徒岭,西抵邵阳白沙砦。”即此。

  • 隆子宗

    即今西藏隆子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隆子宗。“隆子”,藏语意为须弥山顶。1960年改设隆子县。驻机当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隆子县机当。1960年撤销,改置隆子县。

  • 南集

    又名南庄集。即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南佐镇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 南集 “在 (元氏) 县西北四十里,其西北有土堡,明崇祯中筑”。

  • 多斯罗城

    在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流域。为唐北庭都护府辖地。

  • 永思陵

    南宋高宗陵墓。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

  • 高墌城

    又名浅水城。即北魏浅水县治。在今陕西长武县北五里浅水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元年(618),“薛举进逼高墌”。在今陕西省长武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元年(618年)“秦王李世民至高墌,薛仁杲将宗罗

  • 鹊头山

    在今安徽铜陵县北十里长江中沙洲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2池州: 鹊头山 “绍兴二年,命沿江岸置烽火台于池之鹊头山,以为斥堠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铜陵县: 鹊头山在 “县北十里。高耸临江,宛如鹊头。《左传

  • 静南军

    唐乾宁二年 (895) 置,治所在昌州 (今四川大足县)。领昌、普、渝、合四州,辖境相当今安岳、乐至、荣昌、大足、永川、合川、重庆、江津等市县地。后废。

  • 梵王渡

    在今上海市静安区西万航渡路。原为吴淞江上津渡处。初名法华渡,俗名梵王渡。近代改建成路。1964年以谐音改为万航渡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