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巴郎国
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垄一带。为中爪哇北岸重要港口所在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三巴郎国“在蒋哩闷南少东,海道顺风约二三日可到”。
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垄一带。为中爪哇北岸重要港口所在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三巴郎国“在蒋哩闷南少东,海道顺风约二三日可到”。
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“二月甲午,晋师军于庐柳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年):秦送晋公子重耳入晋,济河
在今江西樟树市东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37临江府:瓦城“在府治(今临江镇)东北四十里。俗传五代时乡豪建此以自保聚”。
即宋之河湖镇。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境。明、清时置巡司于此。
一名安兴场。即今四川安县西南秀水镇。旧名臭水场,其名不雅,同治间改为秀水场。
在今广东翁源县境。明嘉靖 《翁源县志》: 南北岭隘 “在长安乡,去县一百八十里,抵龙南、河源二县界”。
又名北台。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。与挂月峰相连。峰顶有黄龙祖师殿。峰下有云罩寺。清道光《蓟州志》卷2:“按拙庵《盘山志》载:峰顶旧有无梁殿,辽建中供黄龙祖师铜象高三尺余。”
在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五里。明崇祯八年(1635) 筑城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河南省汤阴县西南部。面积151平方千米。人口5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宜沟,人口 8850。因宜师沟流经此地得名。1958年建公社,
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六十五里教儿墕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河曲县: 柏杨岭堡 “在老营堡西北。万历二年置,周不及一里。沿边破卤营、好汉山等三十一处皆极冲。…… 《志》 云,堡旧设于柏杨镇,后因山高无水,
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一百三十八里手司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昌化县:手岭“在县西九十里手岭上,岭甚平坦,旧置巡
①即今江苏扬中市南八桥镇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扬中县有“八字桥镇”。②又名镇八士桥。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八士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图:东北有八字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