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堡镇

三堡镇

苻秦置,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丹州:“后魏文帝大统三年,割鄜、延二州地置汾州,理三堡镇。废帝以河东汾州同名,改为丹州。”


(1)古镇名。十六国前秦置,在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北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年)割鄜、延二府地置汾州(后改丹州),治三堡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江苏省铜山县西南部。面积103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堡,人口3100。古时十里为一堡,徐州到此正好三十里,故名。1958年建三堡公社,1983年改乡,1987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等。矿产有白黏土、石灰石等。有陶瓷、采石、车辆等厂。京沪铁路、206国道、连霍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台上村商代文化遗址、万窝村万年少故居遗址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部、糯垌河与义昌河汇合处,北邻藤县。面积318平方千米。人口5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堡街,人口2550。始名三眼堡,因境内三个碉堡的山包得名。后简称今名。1952年为第九区。1958年称上游公社,1959年改称三堡公社。1961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89年置镇。产稻、木薯、花生、大豆、甘蔗、竹木、玉桂、八角、龙眼等。有农机修配、陶器、酿酒、工艺、服装、制茶、编织等厂。为竹芒编织、茶叶、松脂集散地。公路通324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湖

   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溧水县:沙湖“在县南六十里。周五十余亩,为堰以资灌溉”。②在今江苏盱眙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泗州:“沙湖在州北五里。当祖陵之东南。”③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南。

  • 西昌县

    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,属庐陵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改为泰和县。②唐永淳元年(682)改益昌县置,属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南四十里花荄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3西昌县:“以与利州

  • 灵鸟山

    一名鸺山。又名凤凰山。简称凤山。在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4休宁县:“本吴孙权之所置也。按《吴图》云,吴割歙县西川分置休阳县,在此县之西二里杨村东三里灵鸟山上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20徽州:灵

  • 前燕

    东晋十六国之一。西晋元康四年 (294) 鲜卑慕容廆于大棘城 (今辽宁义县西北) 建立政权,永嘉初,自称鲜卑大单于。东晋咸康三年 (337) 其子皝称燕王,都龙城 (今辽宁朝阳市)。皝子儁迁都蓟(今天

  • 昆明县

    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嶲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。一说在盐源县东北卫城。《元和志》卷32嶲州昆明县: “盖南接昆明之地,因以为名。”至德二载 (757) 没入吐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十一年

  • 大姥山

    ①即今浙江缙云县西大母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缙云县:大姥山“在县西南三十五里。上有巉岩,下有石室,可容数百人”。②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01建州浦城县:大姥山“在县东北七十里。《记》云,大

  • 土岭寨

   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土峪寨“在广灵县西二十里。明洪武中筑,周围二百步,高一丈五尺,濠深三丈”。

  • 垄下城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垄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松下镇” 条下: 垄下城 “在县东南二十余里。嘉靖四十年,居民筑此以备倭。周一里”。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垄下。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筑,以

  • 杨湾镇

    明置,属望江县。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。明初设杨湾口巡司。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曾墩,人口 2850。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,原为杨姓

  • 南隍城岛

    在今山东长岛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南隍城岛 “在蓬莱县北四百余里。又北九十里,有北隍城岛。南为山东界,北为辽东界,实诸岛脉络之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