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会溪

三会溪

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三会溪“其源有二,一出白隔岭,东过古濑村;一出金华岭,合大目溪,与古濑溪会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乐山

   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:长乐山“在州东六里。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,因名白马山。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”。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潼川州:长乐山“在遂宁县西。形如蟠龙,

  • 马牧泽

    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灵宝县“马牧泽”条引《三秦记》:“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。若有军马经过,则牧华山,休息林下马牧泽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同三年(537),宇文泰袭高欢将窦泰于潼关

  • 三门岭

   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太平县“龙门山”条下:“其东为三门岭,三方阻绝,一径中通,县治据其阳。”

  • 岭县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岭山郡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。十八年 (598)改为岭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降岭山郡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郁江南岸。属郁林郡。十八年

  • 晾鹰台 (臺)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永定门南三十里南苑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3: 南海子 “殿傍晾鹰台……台临三海子,水泱泱,雨而潦,则旁四淫,筑七十二桥以渡,元旧也”。明、清为皇帝阅兵练武之地。②在今北京市通县南五十六里

  • 桃林山

    在今河北卢龙县东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卢龙县: 桃林山 “群山参差,盘折险峻,有桃林口关”。

  • 楼厝

   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北芦洲乡东北约二里,淡水河南岸。清嘉庆二十年 (1815) 开拓初期,淡水河近在村边,村人皆筑楼屋以防水淹,故名楼厝。

  • 芳丛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三神山

    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山,为神仙所居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徐市等上书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曰蓬莱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之。”传上有不死药,以黄金、白银为宫阙。战国齐威王、宣王、燕昭王,

  • 李荡坪

    在今湖南江华瑶自治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李荡坪“在江华县东南二百二十五里,接广东连县界。设百总戍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