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会县
北魏置,属肆卢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。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因三会河而得名。属秀容郡。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并入肆卢县。《魏书·太宗纪三》:泰常八年(423年),“幸三会屋侯泉”,即此。
北魏置,属肆卢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。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
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。因三会河而得名。属秀容郡。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并入肆卢县。《魏书·太宗纪三》:泰常八年(423年),“幸三会屋侯泉”,即此。
①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咸通后改岭南西道节度使置,治所在邕州 (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)。五代南汉辖境相当今广西大部及越南部分地。北宋初废。②五代南唐升元六年 (942) 置,治所在天长市 (即今安徽天长
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三十七里,接巨野县界。县以此名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戴延之 《西征记》 曰: 焦氏山北数里,有汉司隶校尉鲁峻冢,穿山得白蛇、白兔,不葬,更葬山南,凿而得金,故曰金乡山。”
明永乐六年(1408)置里麻长官司,直属云南都司。在今缅甸北部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间的江心坡。明末废。清称其地为江心坡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分孟养地置长官司,直隶云南都司。辖境相当今缅甸北部恩梅开江
一作广成关。本广成聚,西汉置广成苑。东汉中平元年(184)为镇压黄巾起义,置八关,此其一。故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。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载:中平元年(184)黄巾军起,“诏敕州郡修理攻守,简练器械, 自函
西汉西域戎卢国都城。在今新疆民丰县南。《汉书· 西域传》: 戎卢国 “王治卑品城”。本西域戎卢国都城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南。东汉为鄯善所并。三国属于阗。《西域图经》载该地“在渠勒之东”。今沦为
①东魏武定八年(550)分良城县置,属武原郡。治所在今江苏邳州市境。后废。②辽置,为开州治。治所即今辽宁凤城市。金废。③1932年改阿迷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。1931年《阿迷县长蒋子孝
即今陕西省北部黄河支流无定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奢延水 “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……俗因县土,谓之奢延水,又谓之朔方水矣。……奢延水又东注于河”。古河流名。又称朔水、朔方水。即今陕西省境内黄河支流无定
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安塞县北坪桥乡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延安府:平羌砦“地本克胡山砦,绍圣四年赐名”。
亦作多逻斯川、斜罗斯川。即今新疆北境之额尔齐斯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显庆二年(657),苏定方等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,“定方乃命萧嗣业、回纥婆闰将胡兵趋邪罗斯川,追沙钵罗,定方与任雅相将新附之众继之”。
亦名石空寺营堡。明永乐二十二年(1424)筑,属宁夏中卫。即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。清乾隆三年(1738)城圯,八年复建,有守备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