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村集
①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丁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盐山县图:东北有丁村镇。
②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六里丁集镇。明正德中,起义军刘六、刘七等尝出没于此。
即今河南省项城市南丁集镇。丁姓建村,且有集市,故名。明正德中,起义军刘六、刘七等出没于此。
①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丁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盐山县图:东北有丁村镇。
②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六里丁集镇。明正德中,起义军刘六、刘七等尝出没于此。
即今河南省项城市南丁集镇。丁姓建村,且有集市,故名。明正德中,起义军刘六、刘七等出没于此。
在今云南昭通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昭通府》: 博特山 “在恩安县西南五十里。山有两峰对峙。蛮语相对为博特”。
唐总章二年 (669) 改东峨州置,治所在峨石县 (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)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温水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禺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部、陆川县北部地。北宋开宝五年(9
在今河南开封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开封府祥符县:汴故宫“在府城内正北。朱梁始都此,曰建昌宫。石晋改为大宁宫。周显德中,尝修治之。宋营缮益广,谓之大内。正殿曰大庆,其别殿以数十计。又有苑内诸殿,绵延相属
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白河乡。清时郧阳府同知驻此。
一名头台。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果子沟口北。清祁韵士 《西陲要略》 卷1: “乌哈尔里克台东北八十里至塔尔奇阿满台。”
北宋置,属邓城县。即今湖北襄阳县(张湾镇)西牛首镇。在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西部、汉水北岸。面积171平方千米。人口8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牛首,人口 4490。春秋时为一座古城,因城头如牛,故名。1949
即今山东单县东南三十六里潘庄。《寰宇记》卷14单县:“汉平城在县东四十里。高一丈。《汉书》:吕后单父人也。今平城南六十里有吕固村。”
北宋置,属清湘县。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。
①北周天和四年 (569) 置,治所在安固县(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乡)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蓬州:“因蓬山以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置,开元
即今贵州黎平县南顿洞乡。明郭子章 《黔记》 卷5: 黎平府 “南有一路皆苗出入,汉人罕进,十里至顿洞寨,十里至擒鬼坡,向日皮林戕杀官军于此”。“顿洞” 系侗语音译,意为风箱口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