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行虎步

龙行虎步

行走如龙似虎般矫健敏捷。形容仪态威严。刘裕:(363-422年)字德舆,小字寄奴,祖为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人,迁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。幼时孤贫,后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。义熙二年(公元405年)击败起兵反叛的东晋权臣桓玄,掌握了东晋大权。出兵灭南燕,回师击败卢循,收巴蜀,灭后秦,官至相国,封宋王。元熙二年(公元420年)代晋自立,国号宋。其为彭城内史时,楚王桓玄兵多将广,打算废晋自立。桓玄的哥哥桓谦把桓玄想称帝的事告诉了刘裕。刘裕早就想除掉桓玄,便顺水推舟怂恿桓玄称帝,以使他处于不义的地位。对桓谦说:“楚王是宣武之子,功德盖世,如今晋室衰落,民心早就依向桓玄,乘时运登上皇位,有何不可。”桓谦高兴地说:“你说行,就是真行了。”桓玄果然篡夺了帝位。刘裕跟随桓脩朝见桓玄。桓玄见刘裕气度不凡,便极力拉笼刘裕,赏赐许多东西。刘裕更加讨厌桓玄。有人对桓玄说:“刘裕威武雄健,仪表不凡,恐怕不是能屈居人下的人,应该早点儿除掉他。”桓玄却说:“我正要荡平中原,只有刘裕才能托付给大事,等平定了关、陇之后,再讨论这件事吧。”后来刘裕果然起兵讨伐桓玄,复兴晋室。刘裕也被封为宋公。

【出典】:

宋书》卷1《武帝纪上》5页:“或说玄曰:‘刘裕龙行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蚤(早)为其所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释皎然《诗式》卷一:“其华艳如百叶芙蓉,菡萏照水;其体裁如龙行虎步,气逸情高。” 《宋史·太祖纪》:“每对近臣言,太宗龙行虎步。生时有异,他日必为太平天子,福德吾所不及云。”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四折:“少年寄养楚宫中,虎步龙行自不同。”


并列 行动如龙似虎。比喻气概非凡。明·凌濛初《虬髯翁》1出:“俺前日云游到中国,推算定数,不日将乱,主有真天子出世,寻访多时,遇着俺张兄虬髯翁,他~,是个王者之相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帝王。↔蜗行牛步。也作“虎步龙行”。


【词语龙行虎步】  成语:龙行虎步汉语词典:龙行虎步

猜你喜欢

  • 狐死兔悲

    亦作“狐死兔泣”。《宋史.李全传》:“杨氏使人行成于夏全曰‘将军非山东归附耶?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得独存?’”行成:求和。杨氏:杨安儿之妹四娘子。李氏:指李全。夏氏:指夏全。

  • 忆遂初

    同“赋遂初”。宋徐铉《寄江都路员外》诗:“县斋晓闭多移病,南亩秋荒忆遂初。”

  • 士衡兄弟

    同“陆机兄弟”。士衡,陆机字。唐武元衡《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》诗:“士衡兄弟旧齐名,还似当年在洛城。”

  • 呼钱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三六引《葛仙公别传》:“(晋葛玄)取十钱,使人一一投井中,公井上以器呼钱,人见(钱)从井中一一飞出,入公器中。投人刻识之,所呼皆得,是所投者。”这是一个神仙玄妙故事,本无稽之谈。后因用

  • 瓠巴鼓瑟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瓠巴鼓瑟,而鸟舞鱼跃。”《荀子.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,而沉鱼出听。”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,而淫鱼出听。”高诱注:“瓠巴,楚人也,善鼓琴。淫鱼喜音,出头于水而听之。”后

  • 歌大风

    源见“大风歌”。指慷慨悲歌。表达守土安邦的豪情壮怀。唐太宗《过旧宅》诗之二:“八表文同轨,无劳歌《大风》。”董必武《感时杂咏》:“欲守四方歌《大风》,飞鸟未尽先藏弓。”

  • 范蠡出江湖

    同“范蠡扁舟”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会吟行》:“勾践善废兴,越叟识行止。范蠡出江湖,梅福入城市。”

  • 银河驾鹊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谓银河上鹊桥已架。白炎《游仙》诗之八:“珠海骑鲸凌月上,银河驾鹊落星边。”

  • 宝瑟僵

    宝瑟:一种珍贵的拨弦乐器,形似琴,二十五根弦。僵:跌倒。西汉大臣莽何罗和江充友善,在江充陷害卫太子时,莽何罗的弟弟曾因诛杀卫太子时奋力作战而获封号。后来汉武帝了解到卫太子遭谗含冤的实情,就灭掉江充的全

  • 沧桑劫

    源见“沧海桑田”。指世事变化的劫数。清 丘逢甲《重晤梁辑五光禄话旧》诗之一:“与君共话沧桑劫,已抵仙人五百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