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金台

黄金台

太平御览》“台部”引《史记》:“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士,谓之黄金台。”

南朝.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燕昭王为郭隗筑台。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。土人呼为‘贤士台’,亦谓之‘招贤台’。”

后用“黄金台”的典故,比喻重视人材,招纳贤士。

文选》卷四一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昭王筑台以尊郭隗,隗虽小才,而逢大遇,竟能发明主之至心。”唐.李白《燕昭延郭隗》(古风第十五):“燕昭延郭隗,遂筑黄金台。”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”宋.杨万里《读罪己诏》诗:“金台尚未筑,乃至羡强燕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,卑身厚币,以招贤者,欲将以报仇。故往见郭隗先生曰:‘齐因孤国之乱,而袭破燕,孤极知燕小力少,不足以报。然得贤士与共国,以雪先王之耻,孤之愿也。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?’郭隗先生对曰:‘……今王诚欲致士,先从隗始; 隗且见事,况贤于隗者乎? 岂远千里哉?’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。” 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亦载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(邹衍) 如燕,昭王拥彗先驱,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,筑碣石宫,身亲往师之。”《文选·鲍照<放歌行>诗》注引《上谷郡图经》:“黄金台,易水东南十八里,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之士。”

【今译】 战国时燕国内乱,齐国乘机大举攻燕,燕国大败。燕昭王即位后,思念兴国复仇,自己礼贤下士,准备大量财物,来招延贤士,去见郭隗先生说:“齐国趁我国内乱,而攻破我国,我虽知燕国国小力微,不能报仇。然而期望得到贤士共同治理国家,来洗雪先王的耻辱,是我的心愿。请问我应该如何做?”郭隗说:“如果大王真心想延纳贤士,就先从我开始吧,像我这样的都会被尊重延用,何况比我强的呢?”于是昭王为郭隗筑了宫殿,拜他为老师。邹衍来到燕国,昭王亲自为他扫路清道,列为弟子受业。并且筑了黄金台,将千金放在台上,来招揽天下之士。参见〖燕昭市骏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帝王招纳贤士,任用人才; 也指士人得到礼遇、任用。

【典形】 拜隗、思从隗始、郭隗台、黄金台、金台、千金筑台、师郭隗、始隗、隗始、隗台、隗在燕、燕台、燕王台、燕昭台、拥篲、昭王台、筑黄金、尊隗、登台吊黄金、黄金独名台、燕昭筑台、筑台自隗、隆郭隗礼、郭隗见招、筑台金、台上费黄金、高台黄金、台上黄金、郭隗黄金峻、延郭隗。

【示例】

〔拜隗〕 元·郝经《贤台行》:“费尽黄金台始成,一朝拜隗人尽惊。”

〔恩从隗始〕 宋·王安石《张侍郎示东府》:“功谢萧规惭汉第,思从隗始诧燕台。”

〔郭隗台〕 清·胡介《吴梅村被征入都》:“归心更度桑乾水,伏枥重登郭隗台。”

〔黄金台〕 南朝宋·鲍照 《放歌行》:“岂伊白璧赐,将起黄金台。”

〔金台〕 唐· 李商隐 《上河东公启》:“锦茵象榻,石馆金台,入则陪奉光尘,出则揣磨铅钝。”

〔千金筑台〕 唐·杨巨源《题范阳金台驿》:“六国唯求客,千金遂筑台。”

〔师郭隗〕 清·查容《赠别少典》:“岂为燕台师郭隗,一时客去感飘零。”

〔始隗〕 唐·孟郊《斗鸡联句》:“选俊感收毛,受恩惭始隗。”

〔隗始〕 唐·杜牧《送王侍御赴夏口》:“礼数全优知隗始,讨论常见念回愚。”

〔隗台〕 唐 · 元稹 《处分幽州德音》:“燕赵之间,古多奇士,隗台如在,代岂乏贤?”

〔隗在燕〕 唐·刘禹锡《会昌春连宴即事》:“兴伴王寻戴,荣同隗在燕。”

〔燕台〕 清·吴伟业《送赵友沂下第南归》:“赵氏只应完白璧,燕台今已重黄金。”

〔燕昭台〕 明·陈子龙《送伟男应试金陵》:“秋风瑟瑟黄云堆,我亦振驾燕昭台。”

〔拥篲〕 唐·王维《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》:“外家公主,长跽献衣;荐绅先生,却行拥篲。”

〔昭王台〕 清·王摅《和吴汉槎就讯刑部》:“太息无人延国士,昭王台废已荒丘。”

〔筑黄金〕 金·王摅《过燕昭王墓》:“昭王好士筑黄金,古墓荒凉不可寻。”

〔尊隗〕 唐·李商隐《今月二日不自量度》:“故事曾尊隗,前修有荐雄。”


【词语黄金台】   汉语词典:黄金台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色药

    《宋书.乐志三》三国魏文帝(曹丕)《折杨柳行》:“上有两仙童,不饮亦不食。与我一丸药,光耀有五色。服药四五日,身体生羽翼。轻举乘浮云,倏忽行万亿。”三国魏.曹丕在《折杨柳行》中歌唱仙童赠五色丸药一枚,

  • 老蚌生珠

    亦作“老蚌出珠”。已经衰老的蚌又生出了珍珠。比喻晚年得贤子。东汉末,京兆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人韦端,凉州牧征为太仆,两个儿子韦康(字元将)、韦诞(字仲将)也居官,一家荣耀,时人称慕。韦康、韦诞先后拜访

  • 江令笔

    同“江淹笔”。江淹在齐,曾以记室带东武令,故称。元王恽《梦升天》诗:“彤管梦传江令笔,紫袍归抱上岩端。”

  • 筑室道谋

    又作“筑舍道傍,三年不成。”意谓造房子请教路人,不能成功。比喻人多口杂,意见纷纷,办不成事。古时有一首斥责周幽王不纳良言、惑于邪谋的诗说,订计划真可叹呀,不把先人来效法,不从道义来出发。只把那浅言来采

  • 裁书叙心

    书:书信。 裁笺作书,以抒情怀。 书信中的套语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与吴质书》:“东望於邑,裁书叙心。”三国.魏.王朗《与钟繇书》:“不得面谈,裁书叙心。”连动 裁书,裁笺作书,写信。用书信来畅叙心

  • 飞将军

    西汉司马迁撰《史记.李将军列传》:“广居右北平,匈奴闻之,号曰‘汉之飞将军’,避之数岁,不敢入右北平。”汉朝李广陇西成纪人,他是秦时名将李信的后代,精于骑射,勇武过人,且自负才能,善用韬略。他多年镇守

  • 传言失指,图景失形

    指:意思、意图。景:古“影”字。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了原意,身影经过描画以后也改变了原形。 表示事物经过转手,容易失实。语出《孟子外书.孝经篇》:“传言失指,图景失形,言治者尚覈实。”汉.应劭《

  • 定交倾盖

    源见“程孔倾盖”。谓一见如故,相为知己。清 丘逢甲《送王铁珊》诗之一:“定交倾盖立谈时,此意难教世俗知。”

  • 卫玉

    源见“冰清玉润”。美称佳婿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郁文条而擢彩,藻逸潘花;晔词锋而衒奇,光浮卫玉。”唐黄滔《祭先外舅》:“将仰止于乐冰,冀参差于卫玉。”【词语卫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卫玉

  • 生花妙笔

    同“生花笔”。韩静霆《小八路的怀念》诗:“感谢画家的生花妙笔呵,把我又带回毛主席身边。”见“生花之笔”。张天明《红旗颂》:“红旗呵,红旗! 要画出你的英姿,我该用怎样的~?”【词语生花妙笔】  成语: